新京报讯(记者冯琪)1月23日,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程乐松向记者指出,现阶段看,必须在刷新观念、细致调研基础上,为中小学和教师队伍减轻非核心教育职责的负担,改变中小学过度承担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乃至其他非教育核心工作的现状。
“根据对一些在校中小学教师的访谈和对家校互动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到,现阶段中小学校承担了不少非教育性工作。”程乐松指出。
他分析称,中小学实际上承担了大量社会管理、社会服务、政策宣导、赛事组织等方面的额外工作,分散了中小学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的精力;同时,中小学教师还要承担由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组织的技能竞赛、政策检查、专项培训等额外工作。
此外,由于家校之间对学校教育的边界缺乏共识,最终造成了学校教育的职责逐步以数字化、在线化的方式占据了教师队伍的业余时间,同时将心理问题、健康问题及公共安全等诸多非学校管理、非教师专业的问题都归咎于教师,造成额外压力。
针对以上问题,程乐松建议,建立学校非教育功能“负面清单”制度。建议由基础和中等教育专家和一线资深教师、中小学校长组成专家小组,确立学校教育的主要责任和工作内容,明确中小学非教育功能“负面清单”。赋予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权利,对“负面清单”中的工作进行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处理。
同时,教育管理部门应梳理和简化中小学各项数据的上报与存档机制,形成科学的数据管理和监测,形成稳定全面的数据信息结构。避免同一数据多头上报、突击检查、专项工作反复验收、重点项目重复调研等现象。尽量采取校园信息员和标准化数据信息生成和上报平台,减轻教育管理带来的非教学工作量。
程乐松指出,应进一步明确家校教育责任界限、推动观念变化。明确教育主责和教师主业,避免将原生家庭的问题和责任、社会管理的责任和挑战、课堂外的人格养成和品行教育等都纳入学校教育的当然责任。
此外,为避免教师在学校中承担过多的非教育主责工作,他建议,强化服务采购模式推动非教育职责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特别是学生心理健康、安全管理以及社会文化活动参与等方面,进一步落实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参与,将学校教育聚焦在课堂和知识传递过程中的人格养成上。”程乐松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