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十几年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除文盲”发展到现在的“教育强国”,7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素质有了大幅提高,人才资源规模已居世界首位。但是面对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我们仍然缺少钱老所言的具有拔尖创新能力的“杰出人才”,很多行业领域还缺乏重大创新能力,在全球科技的残酷竞争中很难拿到主动权。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循序渐进地积累,也需要破茧成蝶地突破,要把人才“量”的优势转变成“质”的飞跃,就必须要解决好“学什么”和“怎样学”的教育基本问题,既从顶层设计上规划好未来教育的发展改革方向,也在实际运行中培育好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沃土。
解决“学什么”的问题,需要改革学科设置和教学内容。近年来,美国的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相继发布了ChatGPT和Sora两款产品,让我们对人工智能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科技创新的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广泛使用,教育以及很多行业领域将受到颠覆性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和就业结构也将发生深刻变革,我们将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激烈竞争。今后,我们的教育应该果断抛弃那些重复与过时的知识,让学生更加高效、扎实地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后,可以集中精力去掌握未来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只有从源头上解决好“学什么”的问题,摒弃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调整优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科设置和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更多有创新能力、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特别是能够引领时代进步的拔尖创新人才,确保在经济全球化更加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环境更加激烈复杂的未来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解决“怎样学”的问题,需要改革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前段时间,笔者调研了一家从事教育科技工作的公司,他们将中小学阶段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全部学科知识整合归纳到一套学习体系中,通过人工智能、VR、AR等信息技术手段,将名师课程、专项练习、试题分析等优质教学内容重点突出、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教师作为辅导和“助教”引导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在打破传统教育在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的同时,帮助学生“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以高效的学习节省传统掌握知识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兴趣活动。长期以来,我国的主流教育模式都是老师教、学生听的“灌输式教育”和“以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实践证明,这种简单、直接的教学方式和选拔机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很难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好“怎样学”的问题,找到学习方法上的“金钥匙”,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师师资不足等问题,更好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创造活力,帮助敢创新、想创新、能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新型教育模式,让更多大城市与偏远地区、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学生共享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鼓励更多的学生动脑想、动手做、动嘴说,帮助学生把书本学“透”、把道理学“通”、把知识学“活”。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
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