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2024年03月10日第13版)
助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
王璞
我是一名来自高校的教师、科研工作者,主要从事高功率超快激光技术、中红外光纤激光技术以及特种光纤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如何提高履职能力?在我看来,这与从事科研工作有相似之处,都需要深入研究、找准问题,并努力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
我身边有不少博士后科研人员,这些年轻人具有蓬勃的创新活力和巨大的科研潜力。如何健全完善博士后流动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科技创新团队中的作用?我与博士后进行交流座谈,了解他们参与科研项目、薪资待遇、进出站手续等情况,还与来自其他高校的全国政协委员共同探讨。
“希望参与更多重要科研项目,提升研究水平与创新能力”“建议创建交流平台,促进博士后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我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博士后们的心声。今年,我撰写了关于促进高校科技创新队伍年轻化、完善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提案,建议加大对博士后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博士后工作成果评价体系,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同时,建议优化博士后进出站手续、规范流动程序,鼓励博士后在不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流动,促进经验交流。
这些年来,我一直十分关注青年科技人才。我提交的关于健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支持机制、引育并举培养高校青年教师人才队伍、加强科研助理队伍建设等提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和回应。博士后、青年教师、科研助理等大多年纪较轻,处于事业起步阶段,但也是高校科研创新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科研创新的主力军。我希望多为他们发声,助力更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年轻科技人才取得更大发展。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本报记者吴丹、吴月整理)
传承国家文化记忆
林蓝
过去一年,我在教学、创作、管理中,与各年龄段的艺术从业者及学子们交流,了解到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我还专门带队进行了20多次调研,深入了解广东21个地级市美术馆发展情况,拜访了许多老艺术家。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如何为老中青艺术工作者提供一个好的创作环境、平台和机制,如何将老艺术家的作品留下来、传播好,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在东、南、西、北、中等区域布点成立八大美院。至今,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第二、第三代艺术家们,已经步入90岁、80岁、70岁左右的高龄,他们当中产生了不少文艺大家、美术大家。
在我看来,他们不光是中国文化发展进程的见证者,其自身的艺术历程更是中国文化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研究好、挖掘整理好、保护归档好,同时传播利用好他们的鲜活故事和文脉精神,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这次,我带来了《关于建设“国家艺术大家档案”数字化平台的建议》,希望能够以口述影像实录的方式,尽早尽快抢救式地留存艺术大家们的影像资料,全面保存和展示文艺战线的时代风貌、艺术家风采,为艺术发展、人才培养、精品创作等提供重要的启迪示范。
过去,我们的艺术家档案主要以文本、图册等形式存在,但在当下,可以进行数字化转型,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提高研究效率,传承国家文化记忆。
(作者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本报记者罗艾桦、姜晓丹整理)
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
董宏涛
我是一名一线产业工人,多年来扎根铁路事业,参与检修了超过12万组动车组,带领班组成员处理疑难故障和典型隐患问题300余项。保安全、保畅通,是我们铁路人永恒的使命。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后,我也始终将关注点放在“传统产业工人的转型升级”上,把来自厂房车间工人的心声带到人民大会堂。
在工作实践和帮带培养技能人才的过程中,我发现一线产业工人普遍存在实践经验丰富但基础理论知识薄弱的问题。去年全国两会,我提交了《关于建立产业工人终身培训学习制度的建议》并收到了全国总工会的答复。
完成传统产业工人的转型升级,不仅要建立产业工人学习培养制度,还要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立足本职、学技练功的积极性。履职这一年,我以铁路行业作为出发点,调研了3000多名一线铁路人,走访了5所职业院校,了解产业工人的急难愁盼。
调研中,我发现,虽然目前我国有很多地方开展了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工作,还有多个行业开展了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等工作,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企业众多、情况各异,有些企业落实“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积极性不高,还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推动政策的落实落地。
今年全国两会,我带来了一份关于通过建立督导机制让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加速落地的建议。
我来自一线,我为一线发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知识型、技术型的新时代产业工人,希望加速推进“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落实落地,让技术工人更有盼头。
(作者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动车段动车组机械师,本报记者龚仕建、人民网记者邓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