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孩子的学习到了初二就成绩直线下滑?我们也知道初二是分水岭、是分化期,可为什么初二就成了分水岭,分化期呢?六个原因讲清楚:
第一个原因,学习方法。
初二学习的难度和内容出现了陡增,初一的知识点只占中考百分之十,初二却占了整个中考百分之五十,初三也才占百分之四十。况且很多学校初三的课会挤一点到初二来提前讲。所以这就对孩子的方法有所考验,原来适合初一的、适合小学的方法,未必再适合初二了。
第二个原因,思维方式。
在小学和初一,是直观性思维,到了初二,就从原来的直观思维变成了抽象型思维。尤其是增加了几何和物理。如果这个孩子以前只是靠大量刷题,但是缺少总结反思,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的话,在初二就很容易出现问题。事实上到了初二,尤其是物理数学,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背后就需要孩子掌握逻辑思维方式。仔细想想你家孩子有没有这种思维方式,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到了初二以后,就会发现,很多孩子是能做题,但是很难去对这种基础的公式概念定义加以分析。所以他们愿意做难题,做偏题、做怪题,但是很难在基础上花更多的功夫就造成了在初二啊,因为知识的这种学习的模式、性质、内容发生的变化。所以他原来的学习的这种思维方式跟不上。
第三个原因,厌学心理。
初二这个阶段,孩子十三四岁,正是青春期的时候,是厌学情绪高发期。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开始形成的时候,他在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开始在思考学习的意义,往往就开始出现厌学了。首先,厌学不是个坏事情,本质上是孩子成长了,他在思考为什么我一直要学习?学习的意义在哪里呢?为什么要学习呢?所以厌学心理的本质是好的,但是这个时候孩子的内驱就很重要了。所以如果孩子一直是靠外驱驱动的,也就是一直是家长老师逼着他学的,那到了这个时候,他就会思考意义在哪里。只有他自己想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在什么地方,他才会真正有内驱力。所以这个第三点来讲,硬学情绪也成了很大程度上孩子们的差距。
第四个原因,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有一个心理,他会假想观众,他会觉得都在关注他,都很在乎他。所以他也很在乎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他开始爱美了,打扮自己了,注重形象了,他很难把他的精力全部放在学习上,他关注的事情会非常多。如果家长仅仅只是关注他的学习,会导致你们没有共同话题。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花一半的精力在学习上就很好了,但是如果家长把学习作为百分百的话,你们俩就不同频。他感兴趣的,你不知道。你感兴趣的学习,他只花了一半的精力去学,所以就产生了矛盾。
青春期孩子都会有他的独立性,他的好奇心,他的叛逆性,所以家庭教育就很重要。那这个时候家长起码做到“三心”,不要太关心,不要太热心,也不要有太有好奇心,要懂得放手。可是很遗憾,很多家长甚至到孩子上了高中都没有放手。其实在孩子三年级,四年级就该放手了,当然放手不是放弃,而是要有意的去培养孩子自主去学习。但很多家长不敢放,就怕不管着他,他就废了。家长们反思一下,你不是不放手,你只是希望,一放手孩子就能马上自理。这是不可能的!放手,是立场的改变,你从原来的控制变成了培养。这个立场变化了,孩子就会有变化。
第五个原因,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绪是学习的前提,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情绪,就没有好的状态,怎么谈学习呢?无论是养习惯,讲坚持,讲执行,良好的身心状态都是前提。孩子在初二这个阶段,他开始需要处理自己和周围的关系了,跟父母的关系,跟老师的关系,跟同伴的关系,跟学习的关系等等。关系处理不好,会导致情绪受影响。所以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说我不高兴了,我怎么表达情绪。当我的成绩反复出现波动的时候,我怎么去处理我的情绪。很多孩子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学习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我们从他小时候给的都是填鸭式的教育,而忽略了背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我们一味的在关注知识而忽略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也为什么到初二会两极分化的原因。
第六个原因,家庭教育。
家长朋友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孩子的年龄长到13岁了,您的“父母年龄”是不是也成长到13岁了?我发现很多家长到现在还是像教一个小孩子一样。比如一个小细节:孩子到了初中,爸爸妈妈还是这么叫他“欢欢”“莹莹”“芊芊”,在这些家长心目中,孩子永远还是个小孩儿,甚至是个小屁孩。
我建议家长们,孩子上初中后第一个改变就是先改称呼——叫大名。首先从名字上面就让孩子有个仪式感。然后第二个,家长们改变自己。很多家长在学家庭教育,但是往往没有效果,为什么呢?所有的老师都在教你如何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而不是让你解决自己出现的问题。很多人会教你一些套路,一些手段去应对孩子出现的问题,这是不对的,家庭教育只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是个人修炼,更准确说应该叫父母修炼。只要做父母的把自己修炼好了,很多孩子出现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