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大学教师的履历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总能让人眼前一亮。他们不仅仅是教学的行家里手,更是一批经过严格选拔的杰出青年学者和人才。
这些教师往往是通过人才引进计划引进来的,他们的背景通常令人瞩目。他们参与过众多的实验项目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拥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专业技能。许多大学教师毕业于顶尖高校,这是他们得以进入次一等级的院校工作的基础。
南大教授“玩梗”简历走红,丝毫没有学者架子,学生:我速速奔来
这些学者可能是海外留学归来的精英,也可能是本硕博连读的杰出学子。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他们都接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拥有着过硬的学术背景和专业能力。
除了那些拥有惊人履历和卓越学术成就的专家大牛外,更值得称赞的是他们谦和低调的个人品质。这些杰出人士虽然在学术界享有盛誉,却始终保持平易近人的态度,与学生亲切相处,没有一丝一毫的老师教授的架子。
即使在学校的官方网站上看到他们的自我介绍,或者是在招收研究生、博士生的时候,他们也会以一种谦和的姿态介绍自己,甚至在介绍中还夹杂着幽默和调侃。
近期在南开大学,有人偶然发现了一位胡教授的履历,竟然写得如此风趣幽默,处处充满了年轻人才会的那种玩梗风格。这位胡教授主要从事理论物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而他的个人名字本身就充满了一股霸气,胡金牛,令人印象深刻。
在他的个人主页上,他列出了一长串的履历,但是却以调皮的方式在每一个履历后面加上了解释。例如,他解释说他当时去德国研究中心学者研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不是因为他真的很牛。
他还自嘲地称自己的发表论文都被定义为水刊,表示这些刊物水分很大。虽然他发表了40余篇SCI论文,但他谦虚地表示自己的领域属于夕阳学科,基本上发不了真正权威的期刊,唯一有一个天体物理期刊的影响因子还要高那么一点点。
当谈到自己在很多期刊担任审稿人时,他却低调地承认自己是被人强拉进去的,仿佛充满了不情愿的味道。而当提到自己是天津某个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入选者时,他又谦虚地表示报个名就行,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并且感谢前辈们的支持才能走到今天。
这位胡教授的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丝毫不摆架子,也不把自己的荣誉当回事,让人感觉他仿佛真的是身不由己。
然而,我们都知道,任何一项荣誉背后都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让我们仔细来看看,实际上这位教授确实非常出色,但他的确有些社交恐惧,甚至说自己是双子座,性格多变,提前做好了免责声明,告诉部分学生们千万不要联系自己。
在荣誉获奖经历方面,他声称自己曾获得过《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和感动中国特别奖,但实际上,这两个奖项在那几年都是对所有人开放的,这种自嘲和幽默的态度更加凸显了他的谦虚和率真。
胡教授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在学术界这个看似严肃的领域,幽默和谦逊也能成为一种独特的魅力。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学者,更是一个真实、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者。难怪学生们看完了之后都在说,教授等等我,我立马奔来!
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来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