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学生时代的自己,明明卯足了劲去学习,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好像又什么也没有做,迷迷糊糊迎接第二天,第二天又是老样子,体会不到自己的收获在哪里,不足在哪里,慢慢地开始怀疑自己:也许我不是学习的料。
出来工作后也时常有这种感觉,走了很多弯路,看了不少书,才知道原因出在哪里——没把握好关键节点,导致学习没条理,生活没有掌控感,每天带着悔恨的心情进入梦乡。
仔细观察那些能玩又学得非常好的学霸,做事都是非常有条理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么,做成了什么。
睡前的1小时,含金量特别高。如果说早上起床的习惯,决定着孩子的一天,那么睡前的习惯将会决定孩子的一生。
如果孩子能像学霸那样,给一天做好收尾,迎接新的一天,势必会变得越来越优秀,不仅成绩直线上升,还有可能轻松逆袭成学霸。
1.预习+复习
学新知识就像认识新朋友,当我们提前了解一下这个朋友的个性,心里有谱,再见面就不会紧张了。
通过预习,初步了解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搞不懂的问题就标记出来,这样带着目的去听课,可以合理分配好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轻松跟着老师的节奏,自然越学越有信心。
大脑每天都在接收新的信息,学过的知识,如果当天不回顾,很快就会遗忘。
聪明的孩子,睡前都会花10分钟简单回顾一下当天所学的知识,然后把一些比较难,容易搞混的知识点,用小卡片记录下来,第二天找时间弄明白。
上课时,孩子既要认知,又要理解记忆,光靠听一遍是很难把知识学透的。只有通过复习加深理解,才能把薄弱的地方揪出来,才好对症下药。
2.写成功日记
很多人都有一个小毛病,总是盯着自己没有做成的事情,结果总是把自己陷入自责、消极的境地,变得越来越不自信。
上个月二刷《小狗钱钱》这本书,我开始每天睡前写成功日记,复盘自己当天做成的事情,每天至少记录5条。
当我把目光聚焦在做成的事情上,心态变好了,整个人像小草一样逢勃向上。
我相信,孩子们每天睡前花10分钟的时间,集中精力想一想自己当天做了什么,拥有了什么,也会慢慢变得自信起来的。
当孩子变得自信了,他才敢于去做某些事情,遇到难题了,第一个念头是“我试一试”、“我能行”,而不是急切地否定自己。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讲,这些小成果,可以激活大脑的愉悦系统(也叫奖赏回路),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激发更多积极向上的动力和能量。
再说,睡前是记忆的黄金时间,坚持每天复盘的话,“快乐的记忆”就会充满孩子的大脑,让他们感觉到每天都是快乐的、幸福的,这些都会慢慢地影响他学习和生活的态度。
所以,多鼓励孩子写成功日记吧,不管多么不起眼的小事都可以写下来,比如:
①用攒了很久的零钱,买了心心念念的玩具。
②周末外出游玩,回来很晚,感觉很累, 但还是坚持读了3页书。
③上数学课,举手回答问题,被老师表扬了。
④昨天花15分钟坐到书桌前学习,今天只花了10分钟,我有进步了。
……
开始或许有点难,但是随着不断觉察,孩子会发现可以写下来的成果越来越多。
3.学习需要大量记忆的科目
《考试脑科学》一书提到,睡前的1-2个小时是记忆的黄金时间,尤其是睡前15分钟,很适合拿来做考前复习,或者学习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科,比如学习历史、地理、生物,背诵文言文、记英语单词。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睡着之后,海马体会对睡前(白天)输入大脑的信息(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然后存储在长期记忆里。
信息就像拼图的小方块,如果你早上起来背诵,经过一天的学习,这些信息早已散落在各处,要想将其拼接起来需要费很大的劲,而且还不一定能拼好。
如果睡前15分钟学完后,你立马钻进被窝里睡觉,之后没有多余的信息进入大脑,这些知识就像相同的小方块一样,都集中在大脑的一个地方,海马体就能快速又准确地拼接起来,知识自然就会记得很牢了。
以前看到不少学霸,永远有很多时间玩,老感觉他们学习像玩似的,后来才知道他们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悄悄用了劲。
普娃学习靠蛮劲,学霸学习用的是巧劲,所以呈现出来的状态完全不一样。
孩子从小养成以上3个睡前好习惯,也许短时间看不出来有什么变化,但是当时间拉长到3年,5年,孩子和其他人之间就会形成巨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