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等理科的学习,更多依靠学生自己建立学习体系,提升逻辑思维,做题本身只是印证与锻炼提升,老师的授课更多是思维引导,而不是单纯的灌输。
为什么初二数学难,高中数学更难,就在于数学已经从老师讲解,学生全盘接受然后练习的阶段,渐渐的加入重要的中间环节,就是思考,数学已经不再单纯依靠讲解就能够明白,而是讲解只是引子,而自主思维才是关键。
这也是为什么城乡教育在语文英语等文科差距较大,但进入高中后,数学的差距并不明显。
数学的核心环节应该是自我学习,尤其是思考时间的占比,而单纯的培训模式以及很多学生常见的刷题模式,往往过多的依靠外力的反复灌输,形成的机械式记忆,做题也只是单纯练习熟练度,而缺乏思考的时间。
真正数学好的学生,不仅不依赖课外培训,也不单纯刷题提升熟练度,而将更多时间用于思考,对典型例题以及错题进行观察和思考,理解知识点的运用和练系,再通过做题进行印证,进行知识体系架构的建立,通过举一反三实现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逻辑。
大多数的课外培训追求的速成,所谓的拓展,就是快速的提前学习,掌握难题的典型套路,这种只是浮于表面的做题技巧,而不是做题能力。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不追求过快的进度以及短期的分数体现,而是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实现数学知识体系的逐渐建立。
之所以在初二和高一成为数学最容易滑坡的两大时间点,正是很多学生片面追求技巧,而疏视数学思维积累后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