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为提高就业率也是拼了! 某高校宣布: 注册社交账号也算自由职业

就业率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家长和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往往会把各院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数据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哪个学校和专业的就业数据更好看,就决定报考哪个学校和专业。

在这样的情况下,各院校也通过各种办法,来提高本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又到来了,2024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呢?很大程度上决定着2024年本科招生的生源质量,为了让本校、本院系的就业数据更好看些,相关人员可谓绞尽脑汁。

这不,广东某高校某学院主管学生就业的负责人,就在群里发信息,告诉老师们截止目前为止,学院2024届毕业生的签约率仅为13.46%、就业去向率仅为35.09%,在学校各二级学院中排名倒数第五,距离上级部门要求的落实就业去向率70%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现在单纯靠学院3个辅导员做工作肯定是无法完成就业目标的,需要集全院力量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特别是各论文导师,需对未就业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

怎样进行一对一帮扶呢?其中一项措施是让继续二战考公、考研的学生,在毕业离校前在就业小程序里填报自由职业(比如:抖音账号、小红书账号、淘宝及拼多多账号等)。

收到通知后,很多论文导师都吐槽学院是在自欺欺人,但既然是布置下来的任务,也只要监督自己的学生按通知要求去做。

不得不说,为了完成就业去向率70%的目标,该学院也是拼了。按照只要注册了自媒体或者购物平台账号就算是落实就业的做法去操作,就业去向率100%不是梦!毕竟现在注册一个账号不是什么难事,无非是按照平台要求上传一些个人资料而已,再随便发几条动态,就算“营业”了。

可这样的“自由职业”到底是不是落实了就业呢?除了让学院提交上去的数据更好看之外,估计连负责相关工作的老师自己也不相信。

之所以这样造假,学院也有自己的苦衷,一方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是学校的门面,如果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率太低,会影响生源质量;另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有硬性的KPI指标,如果达不到目标,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学院所有教职工的利益。所以学院才会出此下策,给毕业生就业数据“注水”,营造出就业率一年比一年高、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但实际的情况却是,真实的就业去向率还不到官方公布的一半。

给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注水”,可以说是各高校的常规操作了,尽管主管部门一而再再而三强调严禁这种操作,但每当毕业季来临时,又对这种操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尤其是在疫情以来的这几年,明明就业市场上哀鸿一片,结果各院校公布的毕业生就业数据依旧好看得不得了,这就是在自欺欺人。

当然,并不是说就业市场没有需求,更加真实的情况是,高校毕业生的个人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从长远发展来讲,高校还是应该进行自我革命,在设置专业和课程时,紧贴社会需求,同时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生存能力。

对于高校让毕业生注册网络平台账号当作自由职业的做法,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