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私立中学就开始发展起来,而且越来越多,受市场化的影响,优胜劣汰,自生自灭。很多私立中学都消失了,剩下的都是做大做强的。那么,私立中学发展这么多年,究竟有哪些功过是非呢?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孔子就兴办私学,其实就是私立中学。国家提倡社会化办学以后,很多私立中学都如雨后春笋一般生长起来。他们可以跨区域招生,可以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优质生源,当然升学成绩也就不错了。有的县级私立中学升学成绩可以抵得上县里所有公办学校的升学成绩,吸引很多家长都把自己孩子送到私立学校读书。公办学校的校长们只能干瞪眼,却不能有什么干涉。难道公办学校的教学质量真的不如私立学校吗?
当然不是,而是私立学校动了手脚。从一开始招生就动了手脚,他们会跨区域招生,招收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不但不收学杂费还要给学生奖学金,以此留住好生源。私立学校毕竟不缺钱,从那些普通学生的收费标准就可以看出来,他们会用钱来砸教育,用钱来抢夺生源。这种“掐尖招生”的结果就是把四周公办学校搞得升学质量差,不具备可比性了。但老百姓不懂其中的规律,还以为私立中学真的教学质量奇好无比呢,又受了私立中学广告的蛊惑,宁可掏钱多也要把自己孩子送进去,以为送进去了就能接受优质教育。其实,很多私立中学的孩子都垫了底,为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做了铺垫。私立中学还会“挖”完学生“挖”老师,给教学成绩好的公办老师许诺高工资,高待遇,让他们到私立中学教书。面对高工资待遇的诱惑,很多教学成绩好的公办教师都纷纷加入到私立中学的行列。公办学校不会做广告,只会按部就班地招生,老师工资待遇低,留不住人才,招生的时候,成绩好的学生被私立中学“挖”走了,剩下的都是成绩一般或很差的学生,当然教学成绩不是很好了。要是拿出升学率作对比,公办学校也不愿意广而告之,于是在竞争中私立中学当然就会大放异彩了。
私立中学实力雄厚,可以跨区域招生,可以不休息节假日。当公立中学老师和学生都休息周六周日的时候,私立中学可以不休息双休日,照常上课,减轻了家长接送孩子的负担,当然也算是补课了。长此以往就会造成不正当竞争,和公办学校拉出距离。在收费方面,私立中学还能做到独立收费,当然收费都不便宜,毕竟是以营利为目的,并不是以公益为目的,但家长们不在乎,因为他们看到了私立中学光鲜亮丽的升学率,也就慷慨解囊了,就是借钱也要让孩子进去读书,算是弄一笔教育投资吧。以升学率为幌子,大肆招收成绩好的学生,还要大量做广告,只是为了招生方便,当然赚钱也就方便了。有一所私立中学以高考复读出名,一次招收的高考复读生就能编成三十个班,而且大多数高考复读生交的学费在一万三千块钱以上,和高考重点大学分数线相差三十分的也选择复读的考生不用掏学费,算是省了一万三千多块钱,当然还有根据分数调整的学费梯度,如此一来,只是招收高考复读生一项收入就能让学校净赚两千多万。还不算一些床单被罩校服洗漱用具的钱,也不算吃饭的钱,是不是净利润特别大?这样的学校还有高一高二的学生,有的还有初中的学生、小学的学生,实行一条龙式服务,算是一站式收费到底了。
私立中学可以在公办学校以外搞一些创新,可以挂靠名校,搞一个分校,或者搞一个相同名称的附属学校,利用名校光环效应吸引生源,而且越做越强,越做吸引的社会投资越多。有一所私立学校入学的时候让学生掏五万至十万的钱,分数线过了的掏五万,分数线不够的,就要掏十万了,但也仅限于招收低于分数线五十分之内的学生,低于分数线五十分以外的学生不在招生范围以内。即便如此,也会有很多家长连夜排队,争着抢着交钱,害怕赶不上趟呢!
收费如此高昂的私立中学哪来的那么大的底气?就是凭着高升学率来诱惑家长和学生,而且他们的管理基本上都是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其中不乏一些很不人性的制度,但从来不会对外公开,即便有人知道了,被媒体报道了,他们也能花钱摆平。他们会花重金聘请名校校长,还会花重金“挖”人才,有投资就会有回报,当然会获得很高的回报率了。公立学校就不敢这么干,毕竟有制度卡着呢,灵活性稍差。
资本参与教育以后,会把教育办成贵族式教育,而不是平民教育,有违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实施。有关部门在这方面开始警惕,严格划片招生,严格学籍管理制度,清理校外辅导机构,规范私立中学办学制度,让教育不再受资本的指挥,回归公益本质,办老百姓满意的教育,如此一来,私立中学就会逐渐规范化,也会逐渐走向公益性质,但到底走到哪里就不得而知了。
或许,公办教育永远是主流,也应该获得政策扶植,办成让人们满意的教育。私立中学的历史或许需要重写了,但资本并不会消亡,而是会以新的形式出现,应该合理化引导,而不能被资本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