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家长朋友们应该很开心,因为近期的一些“积极的信号”都和孩子求学这件事情有关,长期看能够让家长省不少心。
“双减”、教师流动、禁止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等等…
区域内教师流动起来,困扰家长的学区房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胎绿灯已经亮了,但为什么大家的反应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呢?
最直接的原因在于教育成本、生活成本。
一个六七线小县城的普通人家培养一个孩子读到大学毕业,在从小到大没有几乎没有参加补习班的前提下,都得付出少说50万起步的成本。
再加上社会的飞速发展,随着教育质量的提升,家长所要付出的成本正在逐步上升。
此前很多地区的“学区房制度”已经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多少家庭为了凑那空间狭小、环境也并不优美的学区房的买房钱,把一百多平的精装房给卖了?
虽然很无奈,但是不买学区房,孩子就读不了好高中,享受不到优质的师资力量。
学区房成为了压在家长甚至是家庭三代人身上的沉重的大山。
“义务教育学校的老师交流制度”以及“入学摇号制度”给家长,给整个教育送来了春风带来了曙光。
学区房立足的根本是什么?教育质量、师资力量。
当教师开始在一定区域内流动,孩子们入学摇号也成为可能,大家不用纠结哪个学校师资力量好,因为大家都有可能接收到优秀老师的教导。
私立学校可能会因为更多条件好的家庭的选择而“涨热度”
每一项政策的公布肯定都是具有“普惠性”的,能够照顾到绝大多数的人。
能够让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能够接受好的教育,能够提升大家的幸福感,能够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为人口增长做贡献。
这就是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应该心怀感激的地方。
有人说了:
真实情况也确实是这样,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样的大环境,总会有一些能人能够“逆风而行”。
当然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坦然接受即可,都是为了孩子有多大劲使多大力,没什么好说的。
试想一下,当“教师流动制度”开始大范围推广后,会不会催生出更多的私立学校呢?
因为可能教师流动起来后一所学校的教育力量便不会像原来一样集中。
也肯定会有家长认为这样的形式无法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最优质的教育。
也一定会有部分老师会选择私立学校更高的报酬,相对自由的教学环境。
所以大胆的推测,今后私立学校甚至是能够赶超公立学校的学校会慢慢出现。
告别“抢跑焦虑”,平常心的教育可能会接出更丰硕的果实
目前的一个态势和潮流就是给学生、家长减轻压力。
小学生每天的作业量减少,不允许让家长批改作业,不允许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无序开设课程等等。
所有的措施都是为了给大家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和氛围,让大家对教育这件事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孩子能不能成才,学校教育自然十分重要,但最为重要的还是家庭教育,在现在的形势下更是如此。
家长需要在家庭教育上付出更多的心血,帮助孩子把根基打牢。
再往大了说,一个人成才并不代表他“成人”了,做学问做事之前先得学会做人。
这就要求家长要注重自身的行事作风和思想道德,上梁不正下梁歪,别把孩子带跑偏了。
有才无德的人是不会被大家接纳认可的。
您对于学区房这件事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