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优质课公开课的评选,一直都是老师们乐此不疲的话题。优质课的评选是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它能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反映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效果的把控能力,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效果,老师们把每一节课都想打造成优质课,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到应该学会的知识,从而使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得到有效提升,老师也能获得应有的价值感成就感,一所学校优质课、精品课的数量也是学校教学实力的体现,也是学校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很多老师参加优质课评选的积极性都很高,是有多方面原因。笔者作为一名在乡村学校工作了多年的老教师,经常听到学校老师参评优质课的事情,一般来说,每学年都有不同等级的优质课评选活动,有省、市级的,也有县、乡级的,等级越高,指标名额越少,获得优质课证书的困难就会越大,通过和不同老师的谈话得知,大部分老师参加优质课活动的目的都是相当明确的,都是为晋升职称准备条件的,当然,老师们准备优质课的过程,也是个人业务能力成长的过程,他们通过初评、复评等多个环节,能够胜出获得评委们的认可,足以说明这些老师的教学水平还是很高的。
就像题主所说,有的老师获得过很多不同等级的优质课大奖,但是,他们班级学生的总体成绩一直不太好,甚至出现倒数的情况,还不如其他不是优质课的老师,这种情况是确实存在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很多,老师的授课水平仅仅是一小部分。我们知道,即便是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讲课,孩子们的成绩也会参差不齐,这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等等都有关系。比如,我们请名校的名师来亲自给学生上课,我们也很难保证每一个孩子都会仔细听讲、用心思考,都能够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理解并掌握课堂上学习的重点难点。
其次,很多老师讲优质课的侧重点并不在学生一方,而是主要考虑如何才能获得评委老师的认可,导致讲课过程中添加了很多不该有的表演成分。参赛老师为了能够获得评委们的好评,争取一次通过评审,往往会在课堂上添加一些与平时课堂不一样的因素,增加课堂上的亮点,这些老师会在参赛前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就像演出前的彩排一样,同样的一节课、相同的讲课内容,可能会讲很多遍,学生们也就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充当观众,就像表演中的道具一样,甚至,就连课堂上的互动、提问学生等等都是提前安排好的,有时还会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故意出现瑕疵,以便老师课堂上的发挥和点拨,说实话,这样的优质课已经背离了教育教学的根本。
因此,单一从老师是否是优质课教师来衡量教学效果的方法是不完整的。作为一名优质课教师,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机械地填鸭式的灌输,更不应该是老师带有功利因素的授课表演。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地方正在尝试更加贴近教学实际的课程评价方式,以便使优质课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