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清华教授: 中国人陷入群体性迷失, 半人时代横行! 何为半人?

半人这个别扭又矛盾的词语在这个时代作为一种特征存在。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曾痛惜中国人陷入了群体性迷失,而这个时代当中的半人现象遍地横行。对于这样的评价,有人感到疑惑,什么是半人?

一、何为半人

粗俗而言,半人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看出强调一半的意思,就比如令专家感到焦虑的教育问题。

如今学业当中分为文科与理科,使得两种人才之间的知识互不兼容。

理科的学生掌握了技术,但是在文化上却缺乏了一定的学习,文科的学生在文化上颇为精通,可是在技术上并没有任何前进。

双方之间不仅彼此互不沟通,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的隔阂。

此外,在当今社会中,每个人都按照自己所学固定在某个岗位上负责所学的内容,但是抛开这个岗位以外,仿佛就变成了手无寸铁的婴儿一般,只会自己那一部分的事情,但对其他事毫不了解。

虽然这有利于按照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方式来集中大家的成果,但是对个人的发展而言出现了消极影响。

文学当中曾经出现一句话叫做上学不一定等于读书,这句话的意思是上过学或成为一名大学生也不一定代表其读了很多书。

这种看似矛盾的说法,实际上写实了当下学生的状况。

学生根据在上学期间掌握相应知识,但实际上,世界上的知识并不只局限于教科书上的字里行间,抛开课堂上的习题以外,学生对于这世间的文化知识体系了解程度基本为零。

二、粗略之分

求知欲和探索欲在没有固定培养的环境之下,很难使其自发对其他书籍或知识进行探究,这就是专家眼中的学生知识残疾现象。那么,当这种残缺长期存在,会出现怎样的影响呢?

好比一个掌握技术的人在文化上缺乏一定的了解,那么就有可能会缺少一定的文化共鸣感,这样的人在精神上和思想上会被阻碍。

即便个人有再高的价值,对于国家未来发展而言,都有可能变成一种威胁。

反观,对于只有文化思想却没有技术的人而言,他们会直接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没有技术作为支撑的人才,对这个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是十分薄弱的肖想。

因此,不能靠传统文化,诗词歌赋来奠定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掷地有声的外交发言需要足够强硬的综合国力,这些都是以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才能够得以实现。

即便是如此大的缺陷,我们也能够发现,粗略之分依旧是一种常见现象。

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甚至已经渗透到了各大学府当中,例如:学文科就应该去北大,学理科的最好学府就应该去清华,这样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面对这样的一个时代,提出半人的说法不过是一种时代写实的形容。最令人感到可悲的是,我国群体大量出现群体迷失性行为,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不仅没有意识到这其中的缺陷,甚至还有一种盲目自信的感觉出现。

这种盲目自信反而容易迷惑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探索和认知。

在探索未来的道路当中,不仅会阻碍我们的前进道路,甚至还容易形成一种认知不对等的消极情况。那么半人只在如今这个时代出现吗?答案也并非如此

最早提出半人这个概念的人是梁思成先生,当时的先生就批判了把各种学科划分得太过于详细,只是令这位前辈想不到的事,在日后的发展当中,这种画风几经波折还是保留了下来。

三、反思当下

可以说,提出半人思想的梁思成先生眼光确实毒辣,在他批判国内教育将各个学科区分得过于详细之时,他就已经得出结论:这样教育出来的人才在思想上过于片面,而且文理之分只会让学生的知识有所倾向,这并不有利于我们所提倡的文理兼备的教学目的。

同样道理对于如今的中国亦是如此,我们迫切地希望能够将半人时代过渡到完人时代,我们要培养的人才,不应该只是在某个领域当中发扬光大,更应该成为一个全才。

这并非是妄想培养出天才,而是一种更为包容性的目标。

观察如今的半人时代,不难看出我们在选择教育以及科目的思考原因当中,往往都涉及到了日后工作的各种情况,这实际上是我们顺应现代社会的一种现象产生。

这种现象对于这个时代的生产发展而言是有利的,但对于我们的个人发展而言,却一定会产生一种危害。

两者取舍之间,实际上不是完全的对与错的选择,而是利弊之间的平衡。

本着这样的思想,我们才希望能够看到全才的出现。

每一个孩子在选择他未来的道路途中,她的脑中能够有更为宽阔的知识面和更为完善的眼光角度来审视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

这是令许多人都能够期待的一个教育高度,思考这个问题是为了能够带给我们更好的未来,成就更加完美的自己。

由此看来,清华教授所言:中国人陷入群体性迷失,半人时代横行,此话并不虚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