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养成这5种能力, 2022年开始暴富

(图片来自网络,非原创)

1.计划和复盘能力

每到岁末年初,朋友圈里便频频“打脸”,去年立的目标,今年又没有实现,又豪情壮志地立起新年flag。

众所周知,目前立在前,成功就跟在后。

殊不知,所谓目标,就是与当下的情况有所距离,才需要立个目标,努力去达成。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想要实现目标,却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反思、精进,才有可能实现的。

因此,目标的落地和执行,便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在制定好目标后,需要对目标进行分解,将“大目标”化成“小目标”,通过日周月季年的逐渐递增,从而,越来越接近目标。

与此同时,定时复盘,便是目标和计划的好助功。

复盘时,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反思问题,从而给出切合实际、有效可行的调整方向,更好地实现目标。

假如,你想每年写50篇文章,分解到每个月,四舍五入,只需要写4.17篇,相当于10天左右写一篇,一篇文章按3000字算,一天只需要完成300字,但是,一年下来,你就写了15万字。

当我们将目标一点点拆分之后,会发现当初觉得很难的事,也有了实现的希望。

再加上有效的复盘,找到自己的优点和弱点,达成目标便指日可待。

2.碎片时间的管理能力

曾经做过一个测试,每天花在工作间隙、吃饭闲聊、坐车、等人、上厕所等的零碎时间,差不多有3、4个小时。

如果每小时看书50页,两天的碎片时间,就可以看完1本书,一年下来,就可以看完150本书。

一篇新媒体,大概需要5至6个小时,其中,至少有2个小时,是在寻找选题、素材,思考结构,那么,这些碎片时间就可以完成这些零碎的准备工作。

我的大部分新媒体文的基础工作,都是在碎片时间完成的,然后,再找1到2小时汇总成文。

如果说大段的集中时间我们无法控制,那么,碎片时间便是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利器。

碎片时间,看似细碎,无法成事,只能刷刷小视频、看看新闻,但是,当你将整天、整月、整年的碎片时间利用起来,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悄悄与人拉开了距离,而且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

3.精力管理的能力

把写作当成副业,已经坚持了4年多,虽然不像许多大V那样,年入百万、千万,但也超过了我的主业收入,较许多人而言,也算是一些成就。

经常有想要做副业的朋友来问我,工作和带娃,都几乎掏空了自己,每天怎么还能抽出时间写作、读书、学习,到底是怎么时间管理的。

好的“时间管理”,的确能让一辈子,活成几辈子。

但是,时间管理,不是无底限压榨时间,而是智慧的“精力管理”。

作家周岭在《认知驱动》中,就曾指出,一个争分夺秒、舍不得休息的人,他的精力总量势必呈现一条持续下降的曲线。

当你感觉到疲劳时,放下手里的活儿,让自己休息一会儿。

要记住,休息不是玩手机、刷视频,是真正意义上,让大脑和身体都放松,满血复活。

如果很累,又没有办法安心休息时,可以借助一些助眠音乐、休息APP进行辅助,哪怕真正休息的时间只有10分钟,也能让你再战两小时。

4.情绪的控制能力

你有什么样的情绪,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情绪,对人的生活、成长、工作产生的影响,大家早已洞悉。

可是,脾气来了就想爆,爆完之后又累又后悔,如何控制情绪,成了老大难。

实际上,情绪无须控制,而是疏通和管理。

因为情绪不分好坏,发火、沮丧、生气、暴躁、不安、焦虑等等,都是人们遇到事情时的本能反应,强行控制情绪,容易让人陷入委屈和内耗。

管理情绪,除了日常的疏解之外,想要发火时的3秒钟很重要。

当你想吼孩子时,停顿3秒钟;

当你想骂老公时,停顿3秒钟;

你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生气发火,对解决问题毫无益处,反而会严重伤害感情,破坏关系。

刻意练习“3秒钟”,让情绪学会缓冲,冷静下来,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刻意调整思维方式,从“情绪主打”变成“问题导向”,凡事以解决问题为主,而不是被情绪牵制。

5、精确到极致的执行力

有这样一句话:一切失败,都源于执行力太差。

尤其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时刻充满机遇和挑战,他人的成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有人计划一年记5000个单词,一年下来,的确记下来5000个单词,却丝毫没有产生任何价值,只是一个认识单词的数量。

有些人一年记下了1000个单词,但是,他总结了记单词的方法、将记单词的各种用法都融汇贯通,达到了学以致用、产生裂变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执行力有两个难点:一是根本不执行;二是执行不彻底。

这两种情况,造成的后果只有一个:执行不下去,半途而废。

解决执行力问题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学会找到事物的本质逻辑,让自己始终在舒适区和困难区的中间,也就是拉伸区。

在已经熟悉的内容上,不需要再花过多时间,将精力投入到薄弱点上,各个击破。

越是看到效果,就越容易坚持,执行力也就慢慢增强了。

作者简介:吴漾。多平台签约作者,女性励志作家。领略世间情感,解读人间百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