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如何优化安排孩子的寒假阅读?

寒假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假期之一,如何让这个假期过得更有意义呢?

今年的1月15日-2月20日,是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期待的寒假,虽然各地的具体寒假日期有点差异,不过这30多天是孩子们进入到了“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长假期。没有了学科培训班,孩子们也有了充足的自由时间,那么,在这个假期让孩子们做点什么呢?这恐怕成为许多家长朋友们要思考的问题了。

作为学生,在假期选择合适的读物进行阅读,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可以让孩子学习知识,又可以使假期更有意义。那么,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另外,学龄前的孩子,在阅读上有怎样的需求呢?

图片为直播现场嘉宾与工作人员合影

近日,围绕“如何优化安排孩子们的好假期阅读”,未来网记者邀请了红黄蓝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陈婉茹、《幼儿画报》副主编叶丹,以及新晋宝妈HYY传媒联合创始人梁琪做客未来网直播间,并和未来网记者刘亚楠、见习记者宋兹鹏一起探讨“寒假假期,孩子们的居家阅读”等相关话题。

以下内容根据直播访谈录音节选整理。

孩子假期时间安排有门道 阅读兴趣和习惯又如何培养?

主持人:在寒假假期里,可能每位家长给孩子在时间的安排上不尽相同。那么,寒假期间,孩子的时间要怎样安排才更合理呢?

陈婉茹:因为孩子寒假的时间与平时的时间,其实是不太一样的,平时学期的时间,都有一定较为严格的作息时间,这个时候孩子安排自己时间的机会会少一些。但是寒假与学期的时间是完全不同的阶段,所以在寒假里,我们提倡让孩子自主地去安排时间。在这个假期,对于孩子来说,一定是以玩为主,家长不要限定孩子玩的内容和时间,不给孩子定明确的、任务性的目标。

但这个“玩”与普通的玩还不太一样,需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围绕自己感兴趣的去玩。孩子的兴趣不是唯一的,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非常重要。

寒假虽然在学期的期末,但是包含春节——新的一年的开始,孩子对自己的成长也有期待。 我们经常说“成长不可替代”,也就是说让孩子能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寒假其实是一个特别好的时间,孩子可以在“玩”的过程中,去体验、沉淀,让感受自己成长的过程。

那怎么让孩子“玩”得更有意义,首先是有一个相对合理的时间安排,这个时间和孩子平时上学校不一样,因为上学校的时间是定好的,但假期的时间最好和小朋友商量着之后决定,因为寒假是属于他的,他完全可以决策自己的时间。但是时间安排得要相对稳定一些,从孩子生长发育的角度来看,我们知道有生物钟,不管是阅读,还是锻炼等,都要做出一个有规律的安排,这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也是有益处的,包括运动,我们尽量保持动静结合,要合理安排。

咱们今天谈论的话题是阅读,对于孩子的阅读,咱们每天应该有一个固定的时间,阅读的内容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择,也可以是孩子通过阅读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阅读可能还不同于其他兴趣类的活动,现在我们倡导阅读素养的培养。这对孩子整个人生的发展,起到的是基础和铺垫的作用。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广泛地阅读,也可以让他感兴趣地阅读。他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去学习,那么他吸收的就会更多。如果广泛地阅读,就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巴菲特曾说过,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孩子一旦找到自己终生的兴趣,将会终生受益。

同时,因为寒假完全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与生活紧密结合的阅读、活动等,例如现在春节了,孩子会获得压岁钱,我们可以培养孩子合理规划自己财务的意识、储蓄的习惯、理性消费的习惯,让他自己管理自己的钱,他就会觉得自己是自己的小主人。还可以让孩子承担一部分家务,如整理房间、帮助父母准备一日三餐、收集可回收的物品等,不管孩子多大,可以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为了让他把这个事干得多好,只是让他要参与承担家庭的责任。从小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承担责任的意识,这对他将来的幸福感特别重要。

之前有这样一个新闻,在假期的时候,家长让小朋友提前把下学期的课本学完了。我们现在不太建议这种方式,但是可以做一些跟咱们学业有关的活动,例如,可以做一些对自己上学期的评价总结,但这个总结不要像以前老师讲试卷一样,哪里错了?怎么改?这对孩子来说不是他这个时期应该做的。

我们现在要培养孩子的人格,人格就是知道我是谁、我将来要成为怎样的人,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做这一学期对自己的评价,觉得自己哪里最棒,哪里可以做得更好。包括下学期的内容,不需要让孩子提前学,但是可以概览大纲,我觉得这一点特别好。这样建立他对下学期内容的期待,他在这一学期的过程中,就会不断搜索相关的信息去积累,这是能够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兴趣的一个方式。

然后最后一点,我们寒假无论如何要给孩子一些留白的时间,一天中,比方说有一些时间什么都不安排,他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例如他想看电视、想躺在床上发呆、想跟妈妈一起去外面溜达溜达等这些都没问题,在这个时间他可以想自己想的事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可以主宰自己,非常放松的一个状态,这个时候孩子其实会想得更多,所以留白时间特别重要。这个留白时间可以是一天中的一段时间,也可以是寒假的某一个阶段。

主持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兴趣,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又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呢?

陈婉茹:我觉得对孩子的阅读来说,首先要有一个稳定的时间,让他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是前提。

另外,选择的内容要在孩子年龄段能接受的,例如说小年龄段的,就适合《婴儿画报》《幼儿画报》等读物,因为它的画面、文字是孩子能够接受的。孩子在三岁左右的时候,还处在模式识别的阶段,不像成人能够分析清楚每一个画面中的细节。孩子其实是去整体感受画面的主体内容。如果给孩子的细节太多了,他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但随着孩子年龄段的增长,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他还会不断地再选择更感兴趣的内容,所以能力的匹配是非常重要的。

叶丹:我觉得对于孩子的阅读来说,家庭的阅读氛围、环境的营造是很重要的。我家没有电视,也没有沙发,客厅安装了一个大书架和一个小书架,摆放了很多书籍。女儿已经把小书架的书读完了,开始在读大书架上的书了,孩子经常拿上书就坐在旁边的地垫上看书,我觉得这个和家里的氛围有很大关系。

主持人:通过阅读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不管多大的孩子,阅读对其来说肯定都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去更好地培养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另外,对于一些婴幼儿来说,又怎样去进行阅读方面的培养呢?

陈婉茹:刚才咱们提到了《婴儿画报》适合0到4岁的孩子,《幼儿画报》适合3到7岁的孩子。对于孩子来说,我们需要提供适合孩子的画面和语言优质的内容,这是对孩子阅读兴趣培养很重要的基础。另外,孩子听觉能力的发展早于语言能力,对于刚刚出生的宝宝,我们可以给孩子进行朗读,尤其是妈妈优美的声音,特别适合孩子来听,这完全是没问题的。

其次,现在孩子阅读的内容很广泛,现在谈到阅读素养,就是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不像我们以前在学校,老师问段落大意是什么、默写几个成语等,现在对文学的理解方式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在阅读过程中,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包括亲子共读的关系,特别是婴儿处于依恋敏感期,特别依恋亲密抚养人,亲子阅读,就能够把抚养人和孩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其实这些都是阅读带给孩子的好处,和培养孩子综合素养的方式之一。

叶丹:我们家大女儿已经自主阅读了。但是对小儿子来说,我每天晚上回家后,他就让我给他讲很多故事,时间长了自己也会感觉累,但是这个时候我会提醒自己,不让孩子看出来我累了,而是会坚持给他讲下去,因为给他讲故事的这个阶段其实是很短的。家长对于孩子的陪伴,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早教。

图片为直播现场

不同年龄段孩子,阅读需求有何不同?

主持人:一直以来,幼儿教育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那么,3至7岁的幼儿有什么特点?又有怎样的阅读需求呢?

叶丹:3至7岁幼儿的特点,这其实是一个特别大的话题,因为三岁其实是进入人生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也从家庭走向社会,他们的自我意识、人际交往、认知能力等都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和发展。其实每个年龄段的特点也都不一样,例如在情绪管理能力上,当孩子有强烈情绪的反应时,3至4岁的孩子,能在父母的安抚下逐渐平静下来,而4至5岁的孩子,只要父母提醒他,一般就能逐渐平静下来,然后5至6岁的孩子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情绪的原因,并且会努力去消化掉这个情绪。

所以,同样一个主题,根据不同年龄段,同样是情绪管理这一个类别的书,也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用不同程度的书来引导阅读。

从大的角度来讲,相比于0至3岁的婴儿,3至7岁幼儿的特点也是比较明显的。例如从家庭到社会后,他的生活半径扩大了,接触这个世界的能力提高了。但是他对生活中危险因素的防范程度还不够,虽然有意识,但还不够敏感。所以,对于家长来说,其实自护类的故事很需要给孩子讲,一定要给孩子多读一读。例如,小孩子没有意识一定要在大人的视线范围内,即使反复强调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一个人进电梯,就类似这样的事,家长直接提醒孩子,他是理解不了的。但是通过故事,孩子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孩子特别喜欢在身边找榜样,他如果喜欢故事中的角色,就会去进行模仿,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个心理,通过童话故事来教育孩子。

另外,3至7岁幼儿的认知能力得到飞速发展,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科普类的读物是可以多读一读的。读完故事,家长还可以带着孩子做一做实验,还可以在家里做一个种植区,让孩子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3至7岁幼儿的同伴意识也越来越明显,开始发展出集体意识,所以这个时候跟集体活动有关的故事,可以给孩子多读一读。

假期孩子的阅读,有哪些方面要注意?

主持人:那么,如果在假期计划让孩子多阅读,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注意的呢?

陈婉茹:对于寒假期间,咱们刚才也说到了,像运动、阅读在一天中应该有一个稳定的时间,这个里面我们可以关注几个角度。第一个我想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来和大家分享,不管是现在最新的教育教改的政策,还是整个国家对于孩子培养的方向,都给了我们明确的方向。

首先,我们要从德育的角度来培养孩子,这是一个大的方针,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培养孩子综合素养相关的能力,而阅读就是有效的途径之一。那素质教育和咱们所说的应试教育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其实,这两种教育追求的目的不太一样,我们小时候考试的时候会报名强化班、突击班,这明显是应试性的,而素质培养更注重过程,可能一次性无法看到特别明显的效果,但是长期积累下来后,孩子的素养、能力会有整体的提升,会带动多个领域能力综合发展。

在内容上,应试教育更强调要短期提分,那所学内容势必是知识性的。但是素质类的内容更多是综合性的,对底层基础能力的培养,例如现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标准有三个维度,分别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直接和应试的内容形成了对比。

从关注点上,应试教育更关注结果,而素质教育更多的是关注过程,例如我们的阅读,更多的是感受故事中的内容,而阅读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所以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两种很不同的教育方式。

第三,孩子是自己的主人,但他将来会参与到建设国家的队伍中来,所以要有爱国性的内容,包括每个人自身个性的内容,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谁,将来能做什么事情,其实这些,很多时候可以通过阅读让他来学习到并和实践相结合。

对具体的寒假家中阅读活动的安排来说,在假期里面,我们刚才也都聊到了,要给孩子营造阅读的环境,这个环境要相对温馨、安静,特别吵闹的环境很难让孩子安下心来阅读,不是冰冷地站着,或笔直地坐着,而是让孩子有一个放松的感觉,这样他才能享受阅读。一定不要将阅读当成孩子的任务,我们说培养孩子素养的基础,就是能够长期坚持,在其中感受到愉悦感。所以阅读的环境要注意,还有注意采光,家庭阅读一定要注意光线,保护好孩子的眼睛。

从时间上来说,咱们要有固定的时间,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但是假期在时间上与平时的时间相比可以适当调整,但是一定要有固定的时间。这样可以让孩子意识到,到了什么时间会做什么事情。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到最后孩子就不知道做什么了,这样孩子就只能等着家长安排,结果就是孩子事事都要靠别人来指挥。孩子的生活一旦形成了规律,他就知道后面就是自己的阅读时间、运动时间等。一旦孩子的自主性建立之后,我们就不需要来“遥控”孩子了,他就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做主了。

从内容上来说,可以与孩子的假期生活结合起来,例如去博物馆,可以了解文物的历史,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将阅读的内容与实际看到的内容相结合。现在提倡“翻转课堂”,或者让孩子先去了解、发现问题,然后再去学习。那么,靠什么了解,其实就是去体验、广泛涉猎知识基础,然后再让孩子去感受、学习的时候他就会更深刻,这样可以让阅读和生活更好结合。

从兴趣方面来说就太多了,孩子可以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也可以通过阅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从形式上来说,其实阅读形式也很丰富,例如听、读都是可以的,相得益彰。孩子看书的时候是图文并茂的、多感官的,语言和画面上都是优美的。其实听阅读我们也非常倡导,因为听阅读特别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为什么经典的小说搬上银幕之后,我们总是对主人公的表现不满意?因为每个人对主人公的理解都不一样,所以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每个孩子心目中想象的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其实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这几种方式,可以充分结合进行。

另外,还有亲子共读,我觉得陪伴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我们陪伴他的时候可以营造出一个很好的亲子阅读氛围。亲子阅读有很多种方式,例如,坐着的时候,孩子可以坐在自己的腿上,两个人是同方向的,让孩子来看到画面进行阅读。也可以对向而坐,这样的好处就是他可以看到家长的表情,看到家长的动作,能够和孩子一起度过一个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时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