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而育之(教而不育谓之术,教而育之谓之道!聊身边教育,分享育人之道)
国家实施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交流轮岗”政策,为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和工作津贴,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乡村教育事业。这些措施对振兴乡村教育事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要想真正振兴乡村教育事业,想办法处理好两个“单向流动”问题,才可能是出路。
乡村教师向城市学校“流动”的趋势一直没有改变!
现在的乡村学校,留不住年轻教师!年轻乡村教师向城市学校“流动”的趋势一直没有得到改变。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成为乡村教师后,没有什么教学经验,而这些年轻教师大多会被派到乡村学校工作,由于乡村学校生活、工作条件较差,加上年轻女教师的婚姻问题不能很好解决,通过各种考试离开乡村学校,成了很多年轻教师的选择。
或者考公务员,或者考到城市学校当教师,或者考到其他事业单位,反正只要有机会,年轻的乡村教师都会选择离开。
一些没有考上其他岗位的年轻教师,在乡村学校工作五年以后,又会迎来一次离开乡村学校的机会。各地教育局在暑假期间往往会从乡村学校选调教师进城教学,这些老师又会借机离开。
刚上班没有教学经验,等有教学经验,上得了台面了,又被城市学校选调走了,乡村学校的学生只能被拿来“练手”。乡村学校教育质量能提高吗?
近年来,国家为乡村教师发放乡村工作补助和乡镇工作补贴,晋升职称时予以政策倾斜,这些措施确实对年龄在40岁以上的乡村教师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对年轻的乡村教师来说,晋升职称离的太远,一个月几百块钱的补助吸引力并不大。
所有这些措施,从一定程度上确实减缓了乡村教师进城的脚步,但是乡村教师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总体趋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乡村优秀学生不断向城市“流动”
有人说乡村学校教育质量差是因为乡村学校没有优秀教师,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相对城市学校,乡村学校也有一批十分优秀的教师,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优秀的乡村学生不断流向城市学校,很多时候再优秀的教师也无能为力。
大量优秀乡村学生向城市流动,让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提高难上加难,教育质量落后,又加速乡村优秀学生的流失,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也是一个“死结”。
留在乡村学校的学生,或者是家长不重视教育,或者因为各种原因实在没有办法,才不得不待在乡村学校,有一些家长从内心深处就没有对孩子的学习抱什么希望,很多家长甚至认为上学无用,混个初中毕业证算了,这样的教育环境,能教育好学生吗?
解决两个“单向流动”问题,可能才是出路
乡村学校留不住年轻教师,现在的乡村学校,一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老教师,一部分是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教师资源已经出现了“断层”。
很多地方把教师“县管校聘”搞成了末位淘汰,这与促进城乡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相违背,甚至让乡村学校教育质量雪上加霜。即便强制区域内全体教师“交流轮岗”,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地自愿“交流轮岗”,能真正促进乡村学校教育发展吗?
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教师!
想办法让乡村教师扎根乡村教育,当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提高以后,农村的优秀学生自然也不会再流向城市学校,这才是良性循环,也可能是振兴乡村教育的最好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