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留学生连捅母亲9刀: 为什么我们拼尽全力, 却换不来孩子的尊重

“还记得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在机场连捅母亲9刀的汪某么?

“还记得因为50欧元,就在网上对父亲破口大骂的西班牙留学女生么?”

为了送他们出国接受高等教育,父母节衣缩食。辛酸的付出,结果却换不来子女对父母起码的尊重,反而做出有悖人伦的行径,着实令人费解。

究竟是出现了什么问题,让父母子女间最起码的尊重都缺失了?

曾经有一个机构对中国、日本、美国的青少年做过一个调研:“你最尊敬的人是谁”?

美国、日本的孩子排名前两位的几乎都选择的是父母,而全世界公认对孩子付出最多的中国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竟排在十名之后。

这个结果,令人唏嘘不已。为什么中国父母为孩子付出全部心血,却无法换来应有的尊重呢?

无底线的溺爱是父母给孩子可怕的礼物

前面提到的刺杀亲生母亲的汪佳晶,已在日本留学5年,这期间的学费、生活费都来源于母亲每月7000元的打工收入。

24岁的他已然成年,完全能够自食其力,但是“啃老”已成为习惯,他心安理得地接受母亲无私的帮助,直到母亲无法满足他的需求时,理所当然的将不满化作戾气刺向无辜的母亲。

无私到事无巨细的母亲,残忍到泯灭人性的儿子,酿成了这次悲剧。

这也揭开了很多家庭残忍的“真相”——父母付出了全部真心,却活成了孩子心中最恨的人。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为了孩子而牺牲一切的父母,是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孩子小时候,面对邻居家的娃娃哭闹着不肯走,哪怕家里的娃娃已然堆积如山,父母毫不犹豫的就又买了新的送给她。

长大后,面对超出家庭消费水平的限量款球鞋、最潮流的电子产品 ,父母也从未拒绝孩子的请求。

看到工作辛苦难找、老板脸色难看,成年后的“巨婴”不想工作,父母咬咬牙也决定继续养着他。

终于,垂垂老矣的父母再也无法满足时,这份亲子缘分也就渐行渐远。

把孩子从天真无邪养成白眼狼的不是别人,正是父母毫无底线的满足和宠爱。被偏爱的从来都是有恃无恐,父母的纵容换来的只有孩子的无底线索取,不知收敛。

温室里成长的花朵,从来都不知道社会险恶,生存不易,谈何珍惜。

李玫瑾老师说:“家庭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孩子越来越不懂得尊重父母”。

当孩子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谁还能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17岁就进入中科院的“魏永康”曾经被人誉为天才少年,学业上一路高歌猛进,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母亲秉承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对他无微不至的照料,结果19岁的他因为生活无法自理被学校劝退。

可悲、可惜,父母的短视让一个天才的光明前途戛然而止。

离开了父母庇护的孩子,渐渐淡化“唯我独尊”的意识,才能有机会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懂得奋斗的意义和尝到自食其力的成就感,才会明白父母的苦心,理解父母的深意,这样的孩子知道父母的不易,才会珍惜父母的恩情。

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养不出尊重父母的孩子

尊重是相互的,可是多少父母捧着爱的名义在扼杀对孩子的尊重。

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做过无数次去儿童乐园游玩的承诺,却往往到最后不了了之,从来没关注孩子失望的眼神。

长大后,当孩子表现出对足球的狂热,因为害怕影响学习,父母决绝地扔掉孩子的足球,也未曾理解过孩子失落的情绪。

到了青春期为了解叛逆的原因,公然翻看孩子写满心事的电脑和日记,不曾看到孩子愤怒的表情。

直到高考,孩子终于可以独立做主了,父母依然为了所谓的铁饭碗强行让孩子改变高考志愿。

多少家长是打着自以为是“为你好”的招牌,将父母子女之间应有的尊重扼杀得荡然无存。

上海大学研究生杨元元曾经在宿舍用自杀的方式,决绝的告别母亲的控制,这种像藤蔓一样攀附在孩子身上窒息的爱,才是造成悲剧的根源。

大多数家长觉得孩子变得不听话是从青春期开始,其实这颗燃烧的种子早就埋下,只不过随着青春期自我意识的萌芽,才渐渐将叛逆情绪点燃。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带着一只公鸡来到讲堂上演讲。

他拿出一把米放在桌子上,按住鸡的头让它吃米,可是这只公鸡并不配合。

随后陶先生又掰开公鸡的嘴,强行将米倒进公鸡的嘴,公鸡依然挣扎不停。

最后陶先生放下公鸡,自己后退几步,从惊恐中慢慢回过神的公鸡才开始大口吃起了米。

陶先生说:“教育,如同喂鸡一样。强迫的教育方式只能是食而不化,把空间还给他,效果一定好得多”。

陶先生生动有趣的试验给父母很好的启发,一味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带来的只有叛逆和逃离。

真正明智的父母,懂得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差异性,给予他们成长的空间,长在大自然中的才是参天大树,养在温室里的终究只是盆栽。

唯有爱是滋养亲子关系最好的源泉

有人说孩子要穷养,才能磨砺心性;有人说孩子要富养,未来才不至于误入歧途,而我认为孩子应该用爱来滋养。

这里的爱不是毫无底线的爱,也不是控制的爱,而是温柔而坚定的爱。

温柔的爱,是让孩子有归属感,家庭对孩子的认同,让孩子收获满满的自信。

王菲的女儿李嫣出生时是先天性兔唇,面对生理性残缺,父母用温柔的爱让孩子善意的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激发出十足的勇气去抵抗周围异样的眼光。

现在的她自信美丽,走在世界时尚T台上,又美又飒,真正做到了将自己的缺陷变成荣耀,那些别人眼中的不完美正是她独一无二的勋章。

坚定的爱,是让孩子有敬畏感,成长的过程中制定合适的规矩,让孩子从小培养秩序和规则意识,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犯错误的时候适当的惩罚,让孩子有是非观念,从小理解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性。

《爸爸去哪儿》里面古灵精怪的Lucky,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误喝了其他小朋友留给爸爸的饮料。当那个小朋友号啕大哭的时候,lucky没有逃避自己的错误,第一时间诚恳地向对方表示歉意,接着自己用钱买了一瓶一模一样的饮料还给对方。

Lucky小朋友教科书般的处理方式,正是来源于爸爸对她温柔而坚定的爱。

当初lucky在飞机上丢失了一个心爱的玩具,爸爸及时看见了孩子失落的情绪,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认为这是小事不去理会,而是多番寻找,终于在候机大厅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找到了。

找到玩具后的爸爸,也及时告诉孩子保管东西的重要性,爸爸的这一行为无疑让小lucky的内心充满了爱与尊重。

世界上的爱最终都是为了在一起,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分离。

这样的分离不是疏离,而是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让他做一只天高任鸟飞的雄鹰。

能够让孩子尊重的父母,一定是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尊重。

都说孩子是张白纸,父母是执画笔的人,在人生最初的课堂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烙印在孩子身上,要想收获美好,必须先播撒爱的种子。

而教育的本质也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尊重本就是双向奔赴的美好,愿所有的孩子都被世界温柔以待,天下的父母都能被岁月善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