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这张图片,是真实的农村的公办小学,看到这些实拍照片,我鼻子一酸。
尤其是看到这个孩子,他孤零零地坐在偌大的教室里,显得是那样的落寂,而孩子的眼神,也充斥着孤单。
在他身上,感受不到孩子的那种童真和快乐,感受不到孩子在一起的那种热闹和朝气蓬勃,农村的孩子,你们都去哪了?
而下面这位母亲,则告诉了我们答案。
在县城的一所公立小学报名处,一位孩子的母亲,蹲在报名处大哭,为什么呢?她觉得很委屈,她是农村的户口。
上小学的时候,她家孩子在农村的学校。
当看到一个个孩子都去县城上学了,她也慌了,她带着户口本,带着钱,到县城的学校报名,没想到人家根本不收。
因为上学按照最新的要求,是按“片儿”分的,农村的孩子在附近的校园上学即可,没有资格去县城上学。
当然,这个规定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防止县城的学校“掐尖儿”,把好学生都给收走了,但现在看来,反而是加剧了家长的焦虑感!
为什么,家长们认为县城的教学条件好,用我们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老师水平高、教得好,所以哪怕付出一切也要让孩子去县城读书。
这位母亲就是,当得知自己的孩子不能在县城读书时,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这背后,到底折射出来哪些问题?为什么在农村的公立小学,一个班才5个学生?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我想,是因为这两个方面!
首先是因为私立学校的泛滥。
我们知道,原来孩子要想读好的初中,是经过小升初考上,择优录取。
而公立小学的孩子本着“减压减负”的原则,着重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响应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
但私立小学不这么干,他们砍掉了体育课、砍掉了美术课、砍掉了音乐课,甚至让孩子早上6点起上早自习,晚上10点睡上晚自习。
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
因此单论成绩的话,上公立学校的总成绩的确比上私立学校的孩子好,因此,很多家长都把孩子从公立学校转到了私立学校。
殊不知,这是以牺牲了孩子的课外兴趣为代价的,毕竟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
事实上,在我看来这并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本来一个活泼乐观的孩子,通过大量时间的压榨学习,开始变得沉默寡言。
甚至这样的孩子很多到了初中以后,一旦遇到“宽容”的学习氛围,就开始自我放松,就不好好学习了,毕竟前期他们被学习“绑”的太紧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的确农村的师资力量不如县城的师资,这一点无可厚非,毕竟县城的小学教师,薪资待遇各方面比农村要好。
最后,希望我们农村小学越来越繁荣,出现更多的高材生!
而不是被遗忘、不是被孤立,我坚信寒门依然能出贵子,真没有必要大家都往县城的小学挤,因为我们农村的教育将会越来越好。
写到这,希望读者朋友重视一下,不要挤破头把孩子送县城学校,导致农村学校的孩子寥寥无几,更没有必要孩子上不了县城学校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