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最不可缺位的是家庭教育!
家长必须明白,“双减”绝不是一减了之,更不代表可以就此“躺平”。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书桌是孩子最好的课桌,家是孩子最牛的学校。
为此,人民日报发文提醒广大家长:
时代在进步,教育方式也要变化,父母必须做好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以下这9个最重要的家庭教育观,请所有父母认真读一读,学习做一个成功的父母。
学校教育永远替代不了家庭教育
教育始于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只是家庭教育的延伸。
父母的家庭教育,决定着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言行举止、道德品质等。
教育学家泰曼·约翰逊说:“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对于家庭来说,教育是天大的事情,再小的细节也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养不教,父之过。“双减”不减父母的责任,回归家庭,教育孩子,责无旁贷。
严是爱,宽是害。惯子如杀子,给予孩子正确的教导,才是爱孩子的体现。
教子德为先
身教更胜于言传
北京四中曾做过调查:87%的学生认为他的人格和品格来自于家长。
父母是因,孩子是果,父母种下什么因,孩子便得什么果。
父母教育成功与否,终极考场不在任何一所学校,而在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
司马光教子,为人要质朴,做事要踏实,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陆游教子,但愿你们长大成人之后,乡亲们称赞你们是有道德的人。
老师只是传道授业,父母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
成绩好坏
决定不了孩子的命运
教育路上,孩子的成绩高低再重要,也重要不过拥有健全的人格修养。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说:“性格比智力更决定命运,人可以不聪明,但一定要有好性格。”
有才无德为小人,有德无才为君子,无才无德为愚人,德才兼备为圣人。
性格决定命运,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品德教育、做人教育。
我们无法将桔子改造成苹果,但总可以培养孩子的乐观自信、努力进取、善良友爱、严于律己……
性格教育比能力教育更重要,内心充满阳光的孩子更强大。
尊重孩子
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北大教授郑夫曾说:“不尊重孩子的教育,早就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从小不被尊重的孩子,永远不会对自己感到满意,也没有能力温暖别人。
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说过:“尊重孩子,才是教育的开始。”
尊重孩子,才是教育的第一步;只有尊重孩子,才能打开孩子的心门。
作为父母,应该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有思想的人,他有他的秘密,他的想法,他的人生。
尊重,不分年龄大小,不分个体差异,更不应被冠冕堂皇、正义凛然的理由剥夺。
舍得放手
孩子才会有出息
犹太人有一句谚语,把子女比作勇士手中的箭。
父母只有把箭放出去,孩子才有可能到达箭靶;若父母始终不放手,不管前面的目标有多美好,孩子永远都到不了。
不舍得放手的父母,以爱的名义行事,却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替孩子做的越多,孩子的行动力就越差。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是让孩子尽早成为独立的个体,从父母的生命中分离出来。
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摸索、去探寻自己想要的一切,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走得更远,生活得更幸福。
精神富养
胜过一切物质富养
养育孩子,精神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孩子最需要的不是出身有多好,也不是家里多有钱,而是一个温馨的家,一对爱他的父母。
让孩子的精神世界充盈起来,不抱怨、不偏激,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愿意为梦想奋斗。
教育博士林文采在《心理营养》中写道:
“给足孩子心理营养,生命就会开出‘五朵金花’——爱的能力、独立自主、联结、价值感、安全感。”
无论贫穷还是富贵,父母都有能力给孩子精神上的富养:
带孩子去看世界,见更多的人,经历更多的事;
或者在能力范围内,带孩子去看展、看书、看人生百态,丰富阅历,让孩子更加自信。
拒绝暴力
是家庭教育的底线
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所有物,动辄又打又骂,或者嘲讽他、冷落他,对孩子来说都是不可逆转的伤害。
在暴力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犯罪、自杀、产生不良性格、养成不良习惯的几率远高出正常家庭的孩子。
《家庭教育法》明确规定: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不得对未成年人有性别、身体状况等歧视,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唯有在爱与尊重中成长的孩子,才有自信、有底气去大胆闯荡人生。
每个孩子
都需要被肯定和认可
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既需要批评的雨露,也需要赞美的阳光。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这是孩子自信的重要来源。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身上的光芒被发现,就能在光芒中走向优秀。
《弗洛伊德的使命》里有一句话:
“一个毋庸置疑深受父母宠爱的人,会终生保持胜利者的感觉,而这种成功的信念,会让他这一生都能不断获得成功。”
父母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教育就是静待花开的过程。
请给予孩子爱与包容、肯定与认可,一路滋养孩子成长。
真正的教育
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不是给孩子定标准,要求孩子考上清华北大,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
而是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成为自己喜欢的自己。
一位著名作家曾说:“我希望有两份永久的遗产能够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是根,另一个是翅膀。”
根是什么?那是信仰,一种对善和德行的持久信念。
而翅膀,就是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带着孩子飞翔,让孩子有能力追求他的梦想。
教育从来不是培养完美,而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场修行。
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首先父母就要成为那样的人。
放下权威,和孩子平等相待;放下完美,和自己真实相处。
愿每一个父母都能用爱滋养孩子,用智慧引导孩子,以更加从容的姿态参与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