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从情绪分类角度浅谈学校为何不重点教育学生如何挣钱?

NO. 1|壹

按照情绪,可以粗略地将人分成四类:

自己理性,不具有煽动性;

自己感性,不具有煽动性;

自己理性,具有煽动性;

自己感性,具有煽动性。

这四种人群中,最厉害的就是自己理性,又具有煽动性的人。

这类人都有哪些:

大企业家:比如“都是我兄弟的阿东”,“996福报”的某云,“把寒气带给每一个人”的某飞~

历史名人,开国皇帝:比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吴广,“杯酒释兵权”的老赵,以及“斩白蛇”的刘邦~

以及一些大忽悠:比如“移民火星,收购推特”马斯克,“马上回国”贾跃亭,“疯狂英语”李阳~

不去论个人成就、地位、社会贡献等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性——理性+煽动性~

没有理性,无法认清自我,看清行事,无法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缺少共情能力,容易导致单打独斗,在社会大分工环境下,难以做大做强。

人群里最多的是哪类?

自己感性,又不具备煽动性且容易被煽动情绪~

水君也是这类人,喜欢共情且容易激动~

换个说法就是没本事,屁事还多~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现实中很多情形都对得上~

比如:

“为什么饭圈、追星族这么容易愤怒,容易被带节奏?”~

“为什么某乎人员总是感觉年薪百万不是梦,且自我认知感强烈”

“为什么某音卖货比某宝要多”

都是基于特征选择的结果,自己感性,又不具备煽动性的人最容易冲动消费,也正是这些人成为“双11”“618”“周年庆”“打折季”的常客~

我最近就遇到一个事情,国庆节给孩子买鞋子,上面各种优惠,满减,扩店折扣一大堆~仿佛不买立马亏~

结果上班以后再去看竟然比国庆七七八八算下来还要便宜10%

正是因为这种事情多了,双11渐渐地没有那么多吸引力了~

现在只好把时间扩大到一个月,甚至两个月,这么长时间跨度,你肯定是要买东西的,不然“双11”的神话早就没有了~

NO. 2|贰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分析下社会教育的意义:

通过教育,将数量最大的“自己感性,不具有煽动性”的人变得更加理性~

公共教育或者说是社会教育,并不是让你学会如何挣钱,如何发财,而是通过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让你习惯制度,变得理性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第三次大分工和经济稳定做基石。

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每天安居乐业,上班干活,下班养娃整体上对社会贡献最大;太多的人热衷于打破阶级规则,只会破坏社会的稳定性,降低社会的总效率。

社会效用最大,才是公立教育的终极目的。

所以学校会教你怎么挣钱,但是不会教你怎么挣大钱。

水君也不会挣大钱,现在还是个抠搜的穷光蛋~但是至少还想着点努力的方案~

首先将自己从“自己感性,不具有煽动性”中摘出来,变成一个理性人,

尽量做一个经济学上的“理性人”~

“理性人”的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个体从事经济活动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从利益入手,虽然会显得市侩,但是可以理解大部分人的行为路径

比如为什么这么多富豪喜欢移民新加坡?

为什么漂亮国要跳起来大毛和二毛打架?

根本原因还是“利益”~

其次,对待新鲜事物,尤其是跨圈的新鲜知识要多探索,多学习~

还记得我2012年就听说过比特币,当时隔壁宿舍有个帅哥说想捣鼓这个新概念,结果因为要外汇和国外转账没法操作,简直损失了一个亿。

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事情迅速破圈,而且人尽皆知,在大部分人还在质疑的时候,你如果能更加深入了解,往往就有可能占据先机。

最后,才是共情能力,在共同富裕的前提下,能够开拓思路,寻找机会,带领更多人致富的创新,才能让你更快地脱颖而出。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就点个关注吧,多谢阅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