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迷茫、空虚、无所事事.....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面对?11月24日下午,在广东省教育厅指导下,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天河区教育局和南方都市报社承办的“广州市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德育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特聘教授、课程教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高德胜带来了《“有所热爱”的意义及其在教育中的遭遇》主旨演讲,带来了他关于“热爱”的思考。
反思:学生摆烂、躺平背后是无所热爱
“这两年教学生,我们的感受很深,学生们找不到自己的热爱,找不到人生意义。”高德胜首先抛出了自己的观察,很多学生历经教育的整个过程,升入大学,却在大学里无所热爱,存在迷茫感、无力感,从而出现了“躺平”“摆烂”的现象。“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帮助年轻人找到自己的热爱,为什么上了大学反而没有热爱,更加迷茫了。人为什么要有所热爱?热爱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高德胜首先从人的扎根方式展开探讨,人和动物之间存在差异性,动物的生命是存在性的,不是认识性的,人从自然界脱颖而出,世界成为人的认识对象。而人自立自主的代价是要克服孤单与渺小,为了平复与世界分离所带来的孤立与渺小之感,人需要找到新的扎根方式。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特聘教授、课程教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高德胜。
高德胜认为,这一方式是——爱,包含对人之爱与对事之爱,并且这两者彼此交织、互为条件。“比如哪怕是初级层次的活动,也可以使我们有精神寄托,不至于产生无根漂浮之感。”高德胜表示,有所热爱的状态下,所爱之事犹如一个“磁点”,将人的意愿与意志积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精神的整体,孕育人的品质;无所热爱的人通常眼神空洞,精神是游荡的,因没有中心点的凝聚走向消散,缺乏内外交流导致精神枯萎。
“早些年,我被别人质疑理论研究没有意义,经常会很自卑,但经过这些年对学术的热爱和追求,我对这类质疑已经不再焦虑,因为我对学术的意义认识得更加深刻,理论研究代表着人类对问题的最高理解,这就是所爱之事,能够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追求。”
破题:有所热爱的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全面发展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读懂孩子,呵护成长”。高德胜认为作为教育者,首先要读懂的是孩子的需求,读懂人性。不可否认,当下社会的现代教育对有所热爱是有贡献的,比如虽然可能埋没个人的潜力,但一般而言,还是有潜能开发的功能,受教育能激发个体追求自身热爱的热情,让孩子们更能意识到自己的先天禀赋与偏好,为找到所爱之事创造条件。
与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反思教育的“适应逻辑”。“这体现在比如社会要求什么,学校就去教什么,对学生的需要关注不够,学生的学习基本上不是基于热爱,而是基于规定与强制。”
高德胜现场做主旨演讲。
高德胜进一步解释道,他认为当今教育的诸多特性,包括控制性、标准化、竞争性、功利性等,都对热爱存在着阻碍与消磨作用。“比如在竞争逻辑下,人们做事不是为了事情本身,而是为了胜过别人,在这一逻辑下,学生的注意力被引向他人,学习本身则变得次要......”“高监控的大规模普及背后是用同一套标准衡量所有人,这就挤压了有所热爱的生存空间.......”
并且,高德胜还发现“有所热爱”在当下的教育目标话语中甚至是在日常教育话语中还存在缺位。从优先级上看,有所热爱,最直接的着眼点在个人,如果教育尤其是正规教育对热爱的培养事先已经掺杂了其他考虑,就会使热爱的培养带有了功利性、工具性,往往会适得其反。
如何破解?高德胜认为首先教育者要认识到有所热爱的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全面发展。“在热爱所驱动的活动中,我们所获得的能力的价值性,有双重保证。一重保证是热爱的事物本身是美善的;另一重保证是我们因为热爱去活动,不带其他目的,没有功利性,在双重保证的加持下,最终所形成的能力也是很纯粹的人性能力,而人性能力的提升本身就是发展的要义。”
高德胜认为,需要培育受教育者形成热爱心性、帮助孩子找寻所爱之事,需要告别消磨有所热爱的力量,如告别竞争、告别控制、功利性、控制性、标准化等。“对这些特性的告别,也就是与现代教育告别,人类需要去设想一种新的教育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