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德育论坛|文东茅: 德育要让孩子读懂自己内心

南都讯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关系到社会的整体发展。11月24日-25日,“广州市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德育论坛”在广州举行,论坛主题为“读懂孩子,呵护成长”。在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文东茅以《读懂内心孩子,良知陪伴成长》为题,分享了他的思考。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文东茅。

看法:

读懂孩子是很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演讲伊始,文东茅就表示:“孩子是很神秘的,读懂孩子是很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虽然大家可以通过观察倾听、交流对话、可穿戴设备、心理分析、专家观点等方面尽可能读懂孩子,但很多时候读的只是“统计学上的孩子,而不是活生生具体的个人”。

“你懂你的孩子了吗?”“你懂你的父母、配偶吗?”“教师、家长、同学、专家、孩子自己到底谁更懂孩子?”……文东茅向大家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在他看来,读懂孩子是一个理想与目标,人最重要的是要先读懂自己,从而更好地读懂孩子。

文东茅以自己曾经认为“人生就是一条抛物线”的反思为出发点,引用冯友兰“自然人”“功利人”“道德人”和“天地人”的观点,指出教育就是引导人从功利境界走向道德境界;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当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寻找更高的精神层面上的需求,甚至追求“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以前我以为‘人生就是一条抛物线’,后来发现,从人的精神成长层面来看是不对的,因为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都可能随着年龄增长、心智成熟而下降,但自我实现的需要却可以随着心理的发展不断提高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生命就可以一直是充满希望的,生命可以是一条不断向上、不断成长的路,每一天都是新的,都在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种生命更值得期待。”

建议:

德育首先要让老师们唤醒孩子心中的良知

那么,要怎么认识自己呢?文东茅引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良知”这一概念,认为良知始终存在于大家的心中,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圣人”。正如王阳明所说的“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良知是每个人的明师,能够帮助大家判断是非善恶。当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要听从良知、让良知做主,从而去“为善去恶”。

文东茅做主旨演讲。

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认识他人,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忠恕”观。“与人交往时,我们需要用心识人,只有用心去看、将心比心,才能更懂他人。”文东茅说。

认识自己,也启示我们要宽容他人“不懂自己”,“读懂别人是很难的,人天天和自己待在一起,都不懂自己,怎么能够读懂别人?如果读懂了自己,你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并不完美,有很多缺点、错误,这个时候你会发自内心地宽以待人。”文东茅说。

这些认识对德育工作也有重要启示,即要引导每个人努力做到“境界自修”。幸福的源泉来更多来自于品德。生命的成长需要靠自己的修养与体悟,忠诚于心中的良知,就会体会到心安的幸福,进而自觉自愿地去“立德树人”,这就激发了德育的内在动机,这样才能做到“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立德树人”。“德育具有引领性、根本性,如果通过体证良知获得幸福,就会每个人都随时随地终身自觉自愿地修养美德,这才是‘三全育人’。”

“德育首先要让老师们唤醒孩子心中的良知,努力去读懂自己,读懂真正内心的渴求,在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过程中体验人生更高层次的幸福。”这种幸福不只是源自物质的获取,更是对他人的付出而收获的精神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有“我的良知”做主,陪伴自己一辈子终身成长。这是一个幸福的过程。

“唤醒良知,明觉精察;知己知彼,修己安人。”演讲最后,文东茅给各位老师送上寄语、以求共勉。希望老师们“修己安己”,找到自己的幸福之道,进而引导学生走上幸福之道,也希望每个人都减少焦虑、恐惧、纠结,更多地走向“心安”,走向幸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