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是一项严肃而依赖于持久付出的工作,只有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内不断探索,取得真正原创性的成果。
可众所周知,很多顶级教授在取得一定的成果和学术头衔后,很快就走上了管理的岗位,尤其是一系列的社会任职,人在某一所高校工作,但职务遍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职务几十个。
在这种情况下,教授们还能集中精力做科研吗?而且那些社会兼职工作真的能干好吗?能力强的人或许能应付一二,但过程中的压力显而易见,最终势必会影响科研本身的质量和人才培养。
关于这种现象,中国科学院此前已经发布了新版的院士行为规范,明确了院士的兼职问题,强调了院士要自觉遵守学部关于兼职管理的规定,其中有一句话非常关键:
兼职工作要与自身精力和时间相适应。
允许院士兼职,但不能因为兼职影响本职工作,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精力问题,并且相关的兼职事项要向学部报告。
另外,在2023年新当选院士学习教育暨颁证仪式上,中国工程院也明确强调了,院士要规范自身兼职,杜绝双聘院士。
很多网友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只是说说而已,院士兼职无法避免,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种种迹象表明,已经动真格了!
据媒体报道,近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大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教授,主动辞去了九三学社安徽省主委职务,表示今后将集中精力搞科研攻关。
新一任主委将由安徽省科技厅厅长、理学博士、教授罗平担任。
潘建伟院士表示,科技报国是一名科学家的责任,今后他将潜心搞科研攻关,为国家早日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自己的贡献。
对此,网友纷纷叫好,认为科学家就应该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科研上,没必要浪费时间在其他方面,毕竟院士手上有着大量的科研资源,如果不充分调动资源搞科研,搞人才培养,那是对科研资源的浪费。
当然,也有比较理智的网友指出,这是中科院动真格了,说明此前的新规正在落实,院士兼职正在不断规范,如果自身精力不够,当然要此前相关的社会职务,重新回到高校做好本职工作,包括科研、学科建设、教育管理等。
有趣的是,还有网友推测,这是不是意味着潘建伟院士要当中国科大校长了?
事实上,从潘建伟院士公开的社会兼职来看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学术期刊的主编、编委等科研方面的兼职,此次辞去九三学社的职务,剩下的兼职就不多了。也就是说,此次辞去重要职务和当校长关系不大。
不过客观地说,依据中国科大目前的领导架构来看,潘建伟教授是常务副校长,包信和院士是校长,包校长在2017年7月担任中国科大校长至今有6年多时间了,确实不排除有新的接任者。
但中国科大的校长属于副部级,如何调整和任用外界是猜测不到的,在此我们不做过多的讨论,中国科大是安徽省内唯一的985高校,校长人选一定非常优秀。
关于潘建伟院士科研方面的一些信息,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他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本硕都毕业于中国科大,在维也纳大学获得了物理博士学位,并在该校做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通过中科院国外杰出人才引进,进入中国科大任教授。
潘建伟院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等,他也是量子研究领域的全球顶级科学家,尤其是在量子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包括量子通信、多光子纠缠操纵以及冷原子量子存储等方面,这些工作都是系统性、创新性的突破。
在论文发表和获奖方面,先后在Nature、Science、PNAS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顶刊上发表论文180余篇,获得的奖项更是数不胜数,最新的一次获奖是第三届“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的科学奖。
不得不说,潘建伟院士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在相关领域的贡献是开创性的,虽然还有很多人不理解量子研究的意义,但此项研究属于前沿科技,相关研究的真正意义在于探索未知中的无限可能,一旦实现真正的应用将是颠覆性的,我们需要有所期待。
此次潘建伟院士的选择获得了广泛认同与肯定,积极主动落实中科院的有关规定,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科研攻关中,相信也会带来进一步的示范效应,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变得更纯粹。
氛围有了,相关技术的突破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