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发布《通知“十条举措,强力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而有关“作业十条”发布后引发社会热议,家长们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学校能落实吗?能先解散家长群吗?为什么越减负越累?
其实,针对作业老大难问题,“学习负担更多是校外培训强加的”。学生每天书面上作业完成时间有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作业,其他年级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平均不超过90分钟……将作业时间量化,如何避免导致僵化?面对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需要考虑到每个学生实际完成作业的平均时间来作为参考,从而来制定适合的作业量。
虽然,这对学生来说是有好处的,能够培养起孩子的时间观念,尽量避免“磨洋工”的出现。据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相继进入中高考,对于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这些作业会不会成为新的负担?会不会成为新的负担,最终要看学校的落实情况,如果学校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作业,以及制定合理的学校计划,这并不会成为新的负担。
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五育”项目与传统考试科目存在一定出入,从而需要老师、家长和同学能够合理的对待,不要消极应对与只为了应付交差,这样的话是背道而驰的。并且,还会给孩子造成新的负担,之所以还需要双方相互配合。显然,制定合理不同类型的作业其初衷是好的,希望中小学生能够在课内学习之余,更多地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拓展眼界与视角,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因此,在校内减负的同时,必须要强调校外的减负,否则只是“沾头不顾尾”。建议各地相关部门督促解散家长群,取消跟手机相关的作业这显得尤为重要了。事实上,家长群的定位,本应是建立起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环节,有效地能够促进家校共建。但在现实中,它却成为了家长被动承担更多教育教学的责任“帮凶”。倘若是由家长代为转达、监督,这好像对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渠道变了味。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小阶段的学生,是可以正常理解老师的作业、要求,甚至是叮嘱等内容的,这是对学生的尊重,更是信任。
总的来说,孩子的教育,其实不只是学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也很关键。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孩子应在课上或通过作业反馈给老师,从而会有效地培养对孩子学习习惯,这样一来老师才能查漏补缺,因材施教。另外,对于家庭教育重点是,如孩子品性的教育、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等。而对于学校的教育,则会体现在作业这个环节,以及孩子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家长和学校只是起到某种辅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