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郑强: 中小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 失去了玩的时机, 扼杀了他们天性

最近的双减政策的确是大快人心,很多教培机构也在政策的实施期内即将落幕,很多家长却表示不理解,好像没有教培机构,孩子们就上不了大学一样,其实教培机构加大了学生的负担,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有他们的存在,并没有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只会让家长的腰包更瘪,焦虑情绪更严重,大家都补习,等于没有补一样,高中进和大学的录取率没变,只是让补习机构赚得盆满钵满。

就这样的家长被卖了还替补习机构数钱的事情依旧在上演,很多教培机构也在做最后一波的收割,因为政策落地之前,还有一个多月的补习时间,还有家长让孩子们 去补习机构,等到秋季开学后,课后补习及其周末补习都被禁止,公办学校的延时托管也粉墨登场。

教育部为中小学生“减负”,相信明事理的家长们是举双手赞成。最近又看了郑强教授的视频,教授说:中小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使他们完全失去了玩的时机,扼杀了他们的天性。虽然他们学了很多知识点,但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大打折扣,并且在上了大学需要真正努力学习的时候却使不上劲。

客观的讲,要真正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关键的学习成才阶段是在大学,中小学只要保证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身心获得健康成长就行,真正的成才阶段在大学。

当下取在高压状态下的中小学生,经历了十二年的题海和拔苗助长,学生们身心俱疲,完全丧失了学习兴趣,只知道刷题抢时间,基本的生活自理也基本由家长代劳,可以说不具备什么具体的能力,上了大学还只是个巨婴,由于严进宽出,这绷紧的弦一旦松下来,十分不利于大学阶段的刻苦努力成才。

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开始几届大学生,考进去时的水平我敢说不会比现在的中考水平高。特别是77年首届,大多是知青,但他们的身心健康与生活经历,以及对学习成才的渴望和积极性,远超现在的高中毕业生,他们毕业后几乎都成了挑大梁的人才。

现在孩子的学习智商和学习能力,由于社会各方面的优越性,远比改开前的孩子强。只是不断加码的学习负担,压得他们直不起腰,所以减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我们七八十年代的中小学时代能有现在孩子的智商和学习能力么?我们的小学时代从不接触字母,上了初中才接触负数,才对作文有点印象。但我们的优势是能吃苦能自理有劳动习惯,思想比较纯正无娇生惯养。

若要论学力恐怕不如时下有人说的学渣,近期在刊物上看到一道小升初的数学题,要求在三角形ABC上不通过顶点A画一条直线,使三角形被直线分开的上下两部分面积相等,小编至今都不会做。

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一定要减下来,大学生的学习负担才可能也一定加上去,高质量人才才有望辈出。

资源总会遇到两个问题,做大蛋糕和分配蛋糕。教育的问题,就是高考是普通人能唯一争取高等教育资源的途径。这就意味着,即使没有这些教育培训机构,仍然需要竞争,会内卷,因为普通人获得资源的方式只有高考。

教育培训类似囚徒困境,你不学别人会学,你就亏损了,这个博弈最终都是输家,因为囚徒困境基本没法达成共识最优解。只要存在争夺优势资源的想法,必然会陷入这场没有赢家的博弈。

所以,关键就是跳出这个博弈困局,高考要改革,必须改革,让人能充分享受教育的乐趣和成果,但这是很难的一件事,真得很难。对于教培机构被取缔,大家觉得教育问题是否很容易解决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