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在体制内单位调动, 主要的调动情形和调动方式有哪些? 调动的难度大不大? 怎样才能实现调动?

在机关事业单位中,所有的人员都是使用行政编制或者事业编制,使用行政编制的人员就是公务员法中所指的公务员,使用事业编制的人员主要分为参公人员和普通事业人员,参公人员主要是使用事业编制,但人事关系采用公务员法来管理的人员,而普通事业人员是采用事业单位管理条例进行管理的人员。

也正是因为这些单位人员的编制稳定性,决定了在体制单位人事关系比较稳定,也不存在像企业中跳槽之后又到其他企业工作这么容易。在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换工作,被称之为调动,调动也就是人事关系的调动,是组织的一种行为。

工作调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被提及到,很多时候,人们在谈论工作变动的时候,就会把工作变动称之为调动。其实,在体制内单位调动一直是严格的组织行为,正是因为调动是组织的程序和行为,所以通过个人来操纵调动手续,难度是非常高的。需要再需要在调入的新单位、组织部门、现单位走完组织流程,其实最根本性的就是有相应的“关系”。

体制内单位的调动主要有三种情形:

一、公务员从一个单位调往另一个单位

公务员(含参公人员)只要是在中组部登记备案过的人员,原则上是可以被调往任何一个体制内单位的。这种调动方式在现实中还是普遍存在的,主要是因为人员的身份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只要是组织进行的行为即可以完成调动。这种调动方式一方面可能是组织主动调动某一个干部同志,另一方面可能是某位干部同志因个人需要通过组织程序来进行调动。不管是哪一种,最后归根结底是要走组织程序的。

二、从公务员调往事业单位

从公务员身份调往事业单位,成为普通事业编制人员,绝大多数情形是调往事业单位后晋升一个行政级别,大部分情况下也是组织需要。这种情形下,绝大多数是在上级行政部门的内设部门正职,调往事业单位成为事业单位的领导正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从朝廷调往地方的大员”。因为本身事业身份与公务员的黄金身份还是有差异的,对于普通的小干部来讲,很少有个人动用这么大的关系,从公务员身份调往事业编制单位。

三、从事业单位调往行政单位成为公务员

事业单位调往公务员单位转变成为公务员身份,这种情况大多数存在于事业单位领导职务人员调往公务员行政单位,成为这一单位的领导成员,身份也会转变成公务员身份。

因为从事业到行政公务员,本身也是身份的转变,在现实中也有很多普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往公务员单位,但这种操作难度非常大,需要过很多的门槛,走很多的程序才能实现。

四、从国有企业调往事业单位或行政单位

从国有企业调往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大多数情形下也是国有企业领导或者中层领导调网机关事业单位,从而实现身份的转变。我们能够见到了很多年轻的县级领导,很多都是从企业调任过来的。也正是因为在企业中晋升为领导成员的速度非常快,对于任职年限的要求,也没有像机关单位中那么严格,所以很多人都会在35岁达到处级相当职务层次,最后调往行政机关单位成为领导成员。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任调动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一是调任的机关同意接收;

二是调出的机关同意调出;

三是组织部门同意办理相关手续。

所有的这些组织程序都需要很多部门一把手来签字,这也决定了调动手续不是任何人能够启动的。这也决定了,非组织主动操作,必须有一定的资源才能真正的启动调动调任程序,这个可能很多人都能理解,我们在这里不多做介绍。

所以在机关中,人们也经常将人分为几等:一等是调任过来的领导干部;二等是军队转业回来的干部;三等是调任过来的普通人员;四等是通过考试进入到机关的人员。

此外,公开招录考试并不是调动的一种情形,但公开遴选考试是公开选拔调动的一种方式,这也是为什么遴选到新单位的人员是不实行试用期制度的。目前在职的公务员只能通过遴选的方式到新的公务员单位任职,事业单位人员可以在单位同意报考的前提下,进入到公务员队伍工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