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基层教育的“非暴力不合作”现象

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一般经常遇到这样一个现象:有些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心不在焉。你对他(她)批评教育,他(她)也承认错误,你让他们写检讨他也写,你让他写保证书,他也给你写保证书,你批评他,有时候还鼻子一把泪一把地指天发誓,今后坚决改正错误,一切按照老师说的去做。

转过身去,还是老样子,作业依然不完成,上课依旧不听课。

这类学生不与老师辩解,也不与老师顶嘴,在老师面前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然而毛病不改,照旧我行我素。

这类教育现象被戏谑为“非暴力不合作”。

非但有这样非暴力的学生,类似这样的教师也大有人在,上级有关部门要求深入贯彻“双减”,有的老师口头对双减坚决执行,并且在贯彻执行双肩的保证书上签字。

转过身去,继续给学生布置作业,寒假期间照样在班级群里要求这要求那,一个寒假折腾个不停,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有的老师何尝不是如此,领导安排工作,口头答应得痛快淋漓,就是消极怠工,迟迟不去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备受争议的逆双减行为,比如有的老师发明了“延时服务”、“领航班”能新事物,不过很多人对“延时服务”与“课下辅导”,“实验班”与“领航班”是如何界定的,区别在哪里,至今搞不清楚。

因此,在双减大背景下,对待基层教育的“非暴力不合作”真的不知所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