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就会想起他向小孩子卖弄“茴香豆”的“茴”字的的四种写法的样子,无奈没有人对他他这没用的知识感兴趣,最后只能悻悻惋惜。这也是告诉我们,把简单的知识复杂化,是没有必要的,也不受欢迎。
由此想起了网上的关于“8”字到底要不要封口的争论,我都没想到,这么简单的一个数字,居然还会引发这么激烈的争论。事情源起一个老师在家长群里发的一段话,老师在家长群里连发三遍,可见老师比较生气着急,于是重要的事情连说了三遍:“告诉家长,8不封口,请不要再告诉孩子8是封口的”。
这老师是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布置学生回家抄写”8“字,结果有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写的"8"字不封口,还以为是学生写错了,一笔一划地教孩子写出了封口的”8“字”,即便孩子再三强调,老师教的就是不封口的“8”,家长也不以为然,认为肯定是孩子听错了。
这也怪不得家长,毕竟不管是老师以前教的,还是印刷体的“8”字,都是封口的,以前学生要是写出不封口的“8”字,多半是要挨批评并罚抄写的。那这个老师为什么再三强调“8”字是不封口的,而且还在后面的谈话中还进一步说,家长如果不懂就不要乱教,免得误导孩子。
这让家长多少有点不服气,如果说孩子上个初中,高中什么的,那可能是不懂,也不会教,这小学一年级10个数字还能不会了?况且手机键盘,电脑键盘,各种印刷的书本中,也没看到“8”字是敞开口子的呀。
会不会是老师教错了呢?拿过孩子的描红本一看 ,确实有的描红本上“8”字是不封口的,不仅是8不封口,9也是不封口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同样的一个数字怎么会有两种写法,是不是无用的知识又增加了呢?
老师强调的“8”字不封口,其实也有他的道理,和孔乙己卖弄回字的四种写法是不一样的。以前一年级小朋友书写8字的时候,经常是画上下两个圈圈,而不是按照笔顺来。圈圈画得好,那倒还看不出啥,如果圈圈画得不仔细,很容易就上下分了家。现在8字不封口了,孩子们就不能再画上下两个圈圈了,必须按照笔顺从上到下再到上。
这就像我们汉字有草书,行书,楷书等字体一样,有时候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字体中书写相差甚远,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们就是同一个字。所以,不管封口还是不封口,8还是8。
时代在发展,很多知识也在更新,与时俱进,所以家长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比如语文中的“
“一骑红尘妃子笑”,这句诗中的“骑”以前是要读
“ji”的,
是坐骑的意思,如果读成
“qi”
,那就是错误的,但是现在,这个读音就被正式改为
“qi”
了,给出的理由是现在社会没有“坐骑”这一说法。
还有”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字,以前是要读作”xia“ 的,而且读作”xia"也押韵,如果读做“xie",那是要打叉的,现在也已经改为读作“xie"了,可能真像有人开玩笑说的那样“错的人多了,错的也就对了”。
“8”字是否封口并不重要,就像我们现在写的8都是封口的,也没人说是错误的,但是不封口是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所以老师强调的并没有错。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