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上下五年前的历史文明,知识文化有很深厚的底蕴,古代人留下的精神文明遗产不应该被现代文明所取代,历史是用来传承的,一味地改变就是背叛。”
像写数字8,为了避免两个圈圈相叠就改为不封口,只为了个别初学写字的孩子出现的错误书写就改变8的基本结构,实属可笑。那么,有的孩子在书写数字3时,把3字写成卧下了就像一大雁在天上飞,敢问专家,该怎么改变3的写法避免类似情况出现?
个人感觉,8封不封口也要辩一辩,实属小题大做。数字不是汉字,外在结构稍有变化并不影响表意,封也可,不封也可,不必太认真。要是家长非要封,老师非不能封,那疯的就是孩子了。
还有aoe的o,到底是读喔还是读欧,我记得我小时候老师教的是公鸡打鸣喔喔喔,结果我女儿现在上幼儿园,老师教的是欧,如果它读o,那ou这个拼音怎么读?
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你知道吗?远上寒山石径斜,xia变成了xie, 一骑红尘妃子笑,ji变成了qi, 感觉是当年的差生现在在编教材。这样下去,以后是不是,涪陵,fu就可能真成了pei,亳州,bo就可能真成了hao。
其实,手写8是不封口的,这主要让孩子练习书写笔顺,正确的写法,认清起笔和终笔的位置,如果没有口,8可能从左往右写或乱写。9是封口的,这非常重要,很多孩子不注意书写,9写的长着大嘴,根本不像9,反而像4,计算时容易出错。
有些语文语言发音就要尊重古人的意思了,他们的诗句是按照音律来写的,所以不能按照你觉得读音随便改,不然这诗词就读不通也不押韵了,有时候不是和特指什么含义要不要改。
成年人在写8时大多没封口,小时候学的都是封口的。这点上较真的教材主编不适合做这个工作。 另外,一个小学老师最好不要说家长不会别乱教,就那点冷僻的“知识”实在不值一提。
数字封不封口无所谓,因为毕竟是阿拉伯文化的演变。但是古诗的平仄本身是我国5000年文化的传承,把这些全改了,我们的文化传承还剩下什么?
以前我也在想为什么改,都不押韵了,现在懂了,这句古诗读音遵循现代汉语语音规则说得好。原来以前都说普通话的,没有忌讳什么的,搞了半天,我们是把历史丢了。
8,9,封不封口,是书写体与印刷体的区别。如果味强调不封口是对的,那么书本印刷上的相关字,都是错的。应向学生讲清楚。骑(pi,ji),斜(xie,xia),应双标,说明用词语境及韵律。可不为错!
其实就是一个是否尊重老师的问题,我一般遇到这种情况都会给孩子说,到学校里去问老师,最终以老师说的为准。现在由于自媒体影响,再加上脱盲成功,已经有一部分家长认为自己可以指导作业了。殊不知你每反驳老师一次,就会给自己孩子造成一次认知冲突。
人类表达:从口口相传,到文字表达,再到电波声音,电波图像,目前网络视频,将来估计是浸入场景的3d场景。有些人还在学口才、学写字,我不反对,但真是与潮流无关,因为将来就算不说一句话、不写一字,也会让人更清晰的明白。
减少异音字是大势所趋,以某地方读音为准的规则让中国大多数人都读错了字,应尊重文字的发展规律和大多数地区的实际读法规范文字的读音,有利于中国字的通用流行。
总结:中国字有边读边,无读中间的规律应该值得继续推进,让绝大多数文字让人一看就能读出来能理解八九不离十,让语言学教授的毛至(耄耋)之年不再尴尬,让所有的中国人通过小学的学习就能阅读理解大多数的资料,让看到字面就能理解所表达的内容。
让中国人都能充分利用文字的便利,那些异音字、字不达意的名字或组合都是垃圾,终被社会发展的洪流推出主流,流落于被人遗弃的角落。文字是民众社会生活的交流载体,必须有利于民众的方便运用而不是变成某些少数专家的特权,民众的通俗使用应该是文字发展的根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