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瞭望丨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熊晓梅:心怀“国之大者” 矢志育才报国

◇东大爱国主义底色鲜明,广大师生在爱国文化感召下,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在港珠澳跨海大桥、C919大飞机、白鹤滩水电站、川藏铁路、新一代战舰等国之重器都镌刻下了东大人的印记

◇“十三五”以来,东大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4项,其中,双牵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

◇服务东北全面振兴,东大与东北企业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300余项,与辽宁科技型企业共建产学研联盟43个,本土孵化落地科技企业近100家,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超50%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莹

建于1923年的东北大学(下称“东大”)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学校是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

从建校之初发出“培育英才、御侮兴邦”的时代宣言,到“一二·九”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从研发第一台国产CT、第一块超级钢等高水平科研成果,到培养70余位中外院士、40余万毕业生……近百年办学历程中,东大心怀“国之大者”、扎根中国大地,书写了立德树人、科技报国的壮丽篇章。

新征程上,东大如何擦亮爱国主义精神底色?如何培育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如何自主创新,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如何更好服务东北全面振兴?《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东北大学党委书记熊晓梅。

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

《瞭望》:明年东大将迎来百年校庆,近百年办学历程中,东大是怎样形成和传承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

熊晓梅:爱国主义是东大的鲜明底色,在近百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形成了“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和“实干、报国、创新、卓越”的东大文化。

建校伊始,东大就在白山黑水间撑起了“兴学育人、文化救国”的旗帜。“九一八”事变后,学校先后迁徙至北平、开封、西安、四川三台等地。“一二·九”运动中,东大学生走在游行队伍最前列,成为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1936年,东大师生在西安参加抗日救亡请愿游行,成为点燃“西安事变”的导火索。据不完全统计,学校近400名学子投笔从戎,有史可查的有60多位烈士献出了宝贵生命。

学校深入挖掘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育人育才全过程。出版大学文化和校史系列书籍,建设老校长生平业绩展、梁思成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连续20年举办纪念“一二·九”运动诗歌散文朗诵大赛,持续打造“讲述·东大人的故事”典型推介会、东大青年奋斗的青春故事会等育人品牌,选树推介了60余个典型人物和集体,展现了东大人爱党报国的精神风貌,为青年学生培厚爱国情怀。

在爱国文化感召下,学校涌现出了隐姓埋名数十年为“两弹一星”提供尖端原材料的“可可托海的东大人”、“将青春献给祖国的飞行员”邹存邈烈士、“奋斗者”号控制软件负责人及主驾驶试航员赵兵、“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巴兴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和杰出毕业生,广大师生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港珠澳跨海大桥、C919大飞机、白鹤滩水电站、川藏铁路、新一代战舰等国之重器都镌刻下东大人爱国报国的印记。

培养国家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

《瞭望》: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方面,东大有哪些典型经验?

熊晓梅:聚焦“人”的塑造,学校强化价值引领,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育心铸才”工程,持续完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融通共进的课程体系,打造“问题开启、目标导向、经典品读、学理优先、课程育人”思政课教学模式,实施课程思政“思业融合燎原计划”,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学校先后入选首批10所“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单位、首批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高校、首批10所“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

聚焦“才”的培养,学校以知识体系创新为着力点,聚焦学科发展前沿和科技发展趋势,着力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以“强基计划”招生为契机,着力打造“强基+工科专业”、“本硕博”融通的人才培养试验田;以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建设为契机,设立“人工智能”“智能钢铁”“智能深采”“半导体真空”未来实验班,培养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引领未来技术创新的工业智能领域高水平领军人才。

学校还积极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以“东大—宝马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为示范,联合华为、东软、科大讯飞、新松机器人等龙头企业培养工程领军人才。学校冶金工程一流学科坚持在国家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和企业重大工程项目中锻炼培养研究生,90%以上的博士学位论文结合现场科研展开,毕业博士生70%以上的成果在生产一线应用。

《瞭望》: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全国树立起了东大品牌,这方面有哪些特色做法?

熊晓梅:东大构建以“思创融合、知创融合、行创融合”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创新创业学分认证转换机制,构建“科研+竞赛+孵化”的实践育人体系,形成了以“培养创造能力、锻造创业精神、造就创新人才”为特色的教育新生态。近年来,学校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等系列创新创业类国家级平台。

学校创新创业佳绩频传,“十三五”以来,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竞赛国际大奖444项,国家级奖励2100项,共有94家学生创业企业落地。荣获“互联网+”大赛最具商业价值奖(全国唯一)、“高校集体奖”,“挑战杯”金奖并捧得“优胜杯”。蝉联2次RoboMaster全国总冠军,4次ROBOCON全国总冠军,5次代表中国出征亚太地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在2021年全国高校竞赛排行榜中,东大获奖数量居全国第2、综合排名全国第7。

攻克“卡脖子”难题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瞭望》:东大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一,是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

熊晓梅:东大坚持“四个面向”,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智能与系统优化前沿科学中心、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持续提升原始创新和集成攻关能力;实施“创新团队建设工程”,数十支创新团队涵盖深地深海、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一批国家重点研究方向。“十三五”以来,共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4项,其中,双牵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控制学科国际前沿,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生产全流程全局优化控制理论与方法,打破国外垄断,成果被写入国际自控联引领未来自动化发展方向白皮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关键共性技术、钢铁数字化与智能化等方面解决“卡脖子”难题,相关产品和技术应用于C919大飞机用8万吨模锻液压机、国内首套6兆瓦风电主轴轴承、探月和载人航天发动机涡轮盘、第四代核电等一大批国之重器。此外,学校研发的关键核心材料和腐蚀防护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构件、特种安全检测设备、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光刻机、复兴号高铁等装备,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动能新优势。

《瞭望》:学校是如何发挥技术创新、转移和产学研合作优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

熊晓梅:东大把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同区域优势、产业优势深度融合,助力辽宁深入推进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全方位融入“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增添新动能。

做好产业升级的“助推器”。聚焦金属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与地方联合建设“东北大学科技园”“朝阳东大矿冶研究院”“东北大学沈抚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中试熟化对接平台和校地成果转化平台,与东北企业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300余项,与辽宁科技型企业共建产学研联盟43个,本土孵化落地科技企业近100家,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超50%。

做好创新发展的“催化剂”。进一步加强沈阳—东北大学创新港建设,加速推动建立一批产业技术中心,沈阳市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正在依托东北大学建设,积极参与辽宁实验室建设,为建成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支持。

聚焦行业和地方发展需求,学校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转移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的优势,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链条转化通道。近年来,学校转化合同交易额近8亿元,超过1亿元转化项目2项,超过1000万元转化项目18项,连续3年进入直属高校前10位,入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谱写“双一流”建设新篇章

《瞭望》:东大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双一流”建设中有哪些新思考?

熊晓梅:东大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实施“基层党建质量夯实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赋能学校事业发展。两次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双一流”建设至今,学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7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战略科学家7人、国家级人才和外籍专家225人;荣获各类科技奖项322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4项、省部级一等奖62项。

面向未来,学校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东大力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