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事业单位兴起派遣制、参聘制, 编制越来越少, 铁饭碗成过去式?

由于社会经济下行,人才市场提供的好工作岗位越来越少,加上持续的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成常态,现在越来越多人把目光瞄向了体制内,因为体制内的工作稳定,基本上不存在失业风险,薪资待遇也不错,旱涝保收,比在体制外有保障多了。

而前两年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加上体制内恰逢“退休潮”,各类体制内岗位大幅扩招,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热情,不管准备是否充分,在毕业之前都要报名碰一碰运气,有些大学生甚至“家里蹲”好几年,坚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

然而,前两年或许是进入体制内的最佳时期了,今后要想进入体制内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

如果关注事业单位的招考情况,会发现今年事业单位招考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很多地区在组织事业单位招聘员工考试时,会强调“招聘的员工实行参照事业单位聘用制人员管理”,或者有类似的说明。意思是,这些岗位是没有编制的,不是正式的体制内员工,而是跟外面的企业单位一样,属于“参聘人员”。甚至部分事业单位都不直接招聘新员工了,而是通过外包的方式填补人员的缺口。

今年早些时候,青岛西海岸新区需要补充1531名中小学教师,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足够装备五六所学校了,然而此次招聘的1531名中小学教师全部采用派遣制,一律没有事业编制,说白了就是临时代课老师,而且还明确了服务期限,派遣合同到期终止,不再续签。

无独有偶,山东临邑、福建厦门等多个地区的教育局今年都通过派遣制、参聘制的方式来填补教师编制的缺口,都是没有编制的。

不仅是教育系统,其他事业单位采用参聘制的趋势更为普遍,比如前不久福州市35家事业单位需要招录55名工作人员,全部采用参聘制;黑龙江某县13名工作人员,也是采用参聘制。这些“参聘人员”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险、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住房货币化补贴等方面参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管理,按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同等标准执行,但是都需要签订聘用合同,聘用合同里明确了聘期,用人单位根据“参聘人员”的工作考评结果,决定是否续约或者将其踢走。

为什么体制内的编制岗位越来越少,派遣制、参聘制人员越来越多了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减轻财政负担。体制内编制之所以吸引力那么大,除了稳定之外,薪资待遇在当地也是属于中上水平的,尤其是前些年由于国家经济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体制内人员的收入也水涨船高。站在在编人员角度,肯定是薪资待遇越高越好,但是对于国家和各地政府而言,却是沉重的财政负担,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趋于低迷的情况下。所以这两年开始,上到中央下到地方都在搞“清编”,以缩减财政支出,而采用派遣制、参聘制可以节约巨额的养老金。

第二,提升体制内服务质量。在国人的观念里,有了编制就是端上了“铁饭碗”,只要自己不作死、不犯重大原则性的错误,一辈子就是体制内的成员,可以衣食无忧,顶多是换个岗位而已,这就导致了很多在编人员工作态度不好甚至非常恶劣,如果换成是派遣制、参聘制,干得好单位就继续用你、干得不好就让你卷铺盖走人,这样事业单位的人员在为人民服务时,才会有好的服务质量。

第三,减少“吃空饷”现象。由于缺乏比较好的退出机制,在编人员“吃空饷”的现象并不少见,既使编制冗余严重,也对财政造成沉重负担,增加派遣制、参聘制人员数量,不仅对“清编”很有帮助,也可以减少财政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经历二三十年的美好时光后,体制内工作的“铁饭碗”地位也是时候该变一变了。在未来比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编制岗位”会越来越少,事业单位会越来越多地采用派遣制、参聘制的方式填补人员的缺口。毕竟在整个社会体系里,体制内部门只是“为人民服务”的,经济和科技要持续发展,更多的是靠体制外各行各业的努力,如果所有人都挤破了头冲编制,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肯定是不利的。

当然,不管是通过派遣制还是通过参聘制进入体制内的人员,薪资待遇肯定也差不了,无非是要有更多的忧患意识、要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更加长久地在事业单位待而已。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