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封面评论 | “双减”后体育老师不够用, 只是阶段性供需失衡

□蒋璟璟

教育部10月2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在“双减”的背景下,在加强儿童青少年体育工作方面有哪些打算?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副司长姜庆国表示,“双减”背景下,体育老师严重不足。并举了一个例子“我们这次去支教,有一个学校,2600个孩子,只有2个体育老师,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为此,将探索优秀的退役运动员到学校兼职体育老师的做法。同时,推行了社会体育俱乐部进校园等方式。(澎湃新闻)

随着“体育进中考”的推行,体育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体育教师的地位迅速提升,抢手程度水涨船高。一方面“需求”短时间暴涨,另一方面“供给”还是那么多。这种阶段性的供需失衡局面,很可能还会持续。为此求解,各地可说是各凭本事、各显其能,诸如探索退役运动员兼职等尝试,无疑是个不错的思路。

传统模式下,中小学体育教师最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也即师范类院校的体育系和体育类高校。数年前的招生规模,决定了现阶段的师资输出能力。很显然,这其间是存在时差和滞后效应的,并且该局面大概率还会持续数年。正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就算此类专业院校加快扩招、培养更多体育教育人才,也无法填补不了现在的体育教师缺口。最可行、最立竿见影的办法,其实还是要诉诸于对“存量资源”的调动。

严格来说,体育教师不足的问题,一直就是存在的。以往很多学校的对策是将就凑合,让其他科目的老师随便就把体育课兼了。其本质,就是敷衍了事。然而时至今日,这种“糊弄学”玩不转了,不仅家长们不认可,主管部门那也通不过,学校自己面对“体育进高考”的压力也不免心虚。聘用更多、更专业的体育考试,成了很多学校的当务之急——这是补短板,也是还“历史欠债”。至于此,无论是引入退役运动员,还是和职业俱乐部合作,似乎都是现成的解决方案

退役运动员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其专业性更高,训练的科学性更好。这些对提高中小学体育课程运动效能,以及防范学生运动伤病,都是大有裨益的。当然,在这一大的行动框架下,也有很多具体细节需要思考。比如说,如何吸引退役运动员进校兼职?须知,在全民健身、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这一群体的就业门路广、薪酬价码高,要怎样说服他们兼职当体育老师呢?再者说,很多地方都采取了“先上岗后培训”的方式扩充体育师资,某些隐患同样不可不防。

化解“体育老师严重不足”,既要有短期对策,更要有长期安排。解决现阶段的供需矛盾并不难,难的是实现长久的、稳定的供需衔接、供需平衡。体育教育稳定化、规范化、可预期化,这对于从根本上保障体育师资至关重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