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让美育浸润乡村课堂

“每当我走进课堂,看到学生们拿起毛笔一笔一画地临摹书法字帖的时候,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感到非常开心……”在阳西县“乡村公益文艺学校”工作推进会上,阳西县书法家协会主席李旭良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为着力补齐城乡教育短板,自2022年3月以来,在阳西县政协、县委宣传部的指导下,阳西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县教育局组织作家、书法、美术、舞蹈、音乐、曲艺等12个文艺协会,以创立“乡村公益文艺学校”为契机,大力开展“文艺公益课”进校园活动。

阳西不断壮大师资力量,提供多元化的文艺教育内容,不断完善乡村学校艺术教育配套设施。两年来,“文艺公益课”进校园活动在全县19所学校义务授课1000多节,接受教育学生超过2万人次,并协助各公益文艺学校办好文学、书法、舞蹈等兴趣班80个。

●南方日报记者赫鹏翀

补短板

乡村校园播撒文艺种子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是老百姓十分关心的民生大事。省委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提出要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优化县镇村教育资源配置。

长期以来,阳西部分农村学校的文艺课程教学相对薄弱,不仅存在着艺术专业教师人才稀缺的普遍问题,文艺特色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也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

“‘文艺公益课’能够弥补农村学校文艺师资不足的短板,对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让学生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在文艺氛围中成长,接受艺术的熏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阳西县政协主席张宜春介绍说,县政协积极发挥“主推手”作用,积极争取有关县领导和部门以及一些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构建好服务平台。同时,积极发动政协委员当中的文艺人才将“文艺公益课”送到基层学校,保证“文艺公益课”活动的持续开展。

2022年3月,“文艺公益课”进校园活动在塘口镇中心小学拉开帷幕。通过定期“送课下乡”的形式,“文艺公益课”进校园活动实现了常态化开展,学生们不花一分钱就能受到艺术熏陶,能够学习到书法、舞蹈、绘画等艺术课程。

“我从最基础的执笔方法、书法笔画讲起,给学生们上了入门课,让他们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李旭良介绍说。

为了“文艺公益课”进校园活动走深走实,县文联与县教育局联合制定活动方案,明确了活动开展的具体时间、地点及流程,并由县领导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县文联与县教育局成立活动工作小组,细化各项分工内容,组织文艺协会送课下乡。

见成效

校园文化建设硕果累累

如今,阳西“文艺公益课”进校园活动得到蓬勃开展,不仅有效解决了乡村学校艺术专业教师稀缺、制约课后服务特色课程开展的实际困难,还为搞好课后服务、落实“双减”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多读书、做笔记,是写好作文的‘秘诀’……”在阳西县儒洞镇寿场学校,省作家协会会员、县作家协会主席何婉苑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写作课。

在深入贯彻落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心连心共富裕”党员干部密切联系服务师生工作中,寿场学校是阳西县融媒体中心党总支部的挂点学校。作为县融媒体中心职工,何婉苑和同事们定期过来给学生们上作文培训课,结合例文进行详细讲解,分享写作技巧,旨在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

虽然许多乡村学校距离县城较远,但阳西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定期送课下乡,着力培养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进一步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

“我们协会派出了教学经验丰富的舞蹈老师,定期下乡到学校授课,每周培训学生都在500人次以上。”据阳西县舞蹈家协会主席戴晓婵介绍,自“文艺公益课”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许多农村学生从零基础开始接触到舞蹈艺术,学习热情十分高涨。

两年来,“文艺公益课”进校园活动在阳西城乡结出累累硕果,相继举办了作文、书法、美术、楹联、舞蹈等10场文艺比赛,并举办了5期各类展览。得益于“乡村公益文艺学校”的创建,2023年3月,丹江小学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中国楹联教育基地”牌匾。

通过“文艺公益课”进校园活动的培育和熏陶,阳西学生在各类舞蹈、音乐、书法、绘画、诵读等比赛中也屡创佳绩。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阳西学生获得省级比赛奖项25人、获得市级比赛奖项105人、获得县级比赛奖项83人。

谋发展

力争实现校园公益课全覆盖

为了总结阶段性工作成效,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阳西县“乡村公益文艺学校”工作推进会日前召开。

会议听取了“乡村公益文艺学校”工作情况汇报,部署推进了新一期(三年)“乡村公益文艺学校”工作,对“优秀乡村公益文艺学校”“优秀乡村公益文艺学校校长”“优秀乡村公益文艺学校授课教师”等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学校代表、协会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在“文艺公益课”实现常态化开展的基础上,阳西社会各界也在积极促进课程向着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纵深发展,使其成为阳西学生提升文艺素养、掌握文艺技能的重要渠道,为素质教育发展开辟新路径。

在开展“文艺公益课”进校园活动的同时,县文联坚持“授人以渔”,鼓励各协会着力培养基层学校的文艺教育教学骨干,旨在留下一支“扎得下、撤不走”的文艺师资队伍。

“我在为学生授课的过程中,学校也组织语文等相关学科的老师旁听,他们还主动向我要课件,准备在其他班级给学生分享,希望把文学的梦想、文化的自信与写作的快乐传递给更多的孩子。”何婉苑介绍说。

为了贯彻落实“强基工程”,以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把文明实践与文艺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县文联将积极引导更多文艺工作者走入基层、走入校园,发挥乡村公益文艺学校活动的最大合力。

县文联按照“强基工程”的要求,推动基层文艺创作和生产、培训基层文艺人才、开展文艺支教志愿服务,引导文艺工作者在奉献中提升自我,促进文艺界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

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和教学内容的深入,“乡村公益文艺学校”将着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硬件条件,打造相对专业的舞蹈室、书画室等教学设施,力争实现文艺公益课在阳西校园全覆盖的目标。

下一步,县文联将会同教育局继续扎实做好新一期活动,围绕着上好一堂公益课、搞好一场艺术巡回展演、创立一些文艺兴趣班、开展一次文艺比赛活动的“四个一”形式,切实落实“双减”政策。在增强师资力量方面,将依托省第二师范学院的高层次艺术人才对公益课老师进行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和授课能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