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进彪
今年7月,严肃整顿教培行业的“双减”政策落地,学科类培训热度逐步降温,随之而来的退费难题让家长和学员们倍感无奈。如今,“双减”政策已经实施近4个月,不少家长反映,仍有部分教培机构为了躲避或者拖延退费,使出各种“花招儿”。(央视网11月17日)
一些培训机构根本就没想到过有一天会让他们退费,在他们眼里,培训机构不是“赔训”机构,因此,那道口子就没有被撕开过,有多大事都可以用嘴填忽,但万万不能真退费,但这只是他们自己的想法。
在现实中,任何培训机构都是一种商业机构,而只要是商业机构就存在经营的风险,而选择了做商业机构就等于是对风险的一种接受,而且,这种接受更是对广大家长和学生的一种契约关系。
而这种关系一经确立,就意味着双方的权利义务都要得到完整的执行。显然,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交了钱就是要学到更多的知识。而对于培训机构来说,收了钱就要为人家负责,除了遇到不可抗力因素之外不能正常教学都要予以退费。
但现在的一些培训机构就是赖着不给退,这其实是一种不守信用的行为,说得准确一些就是耍流氓。但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却没有力量能制止培训机构的这种行径,因此,也只能选择不了了之。
但这是对这些不良机构的一种助长,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因为培训机构的经营风险不应转嫁给学生和家长,让培训机构承担责任也不能仅寄希望于经营者的道德和良心,亟须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规则,严格执法。
因此,对于这样的培训机构,家长们应当联合起来,团结一致,选择用法律的武器来解决后面的问题。对于这种没有责任感的培训机构,最好的办法就是法庭上见,拉着不走,打着倒退,这是他们的常态。
而对于那些机构来说,也应当预见到法律的后果,这不是培训机构主观上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客观上必须要尽到的义务。因此,对于这些机构来说,还是要老老实实地认账,免得法律让你付出更大的代价。